- 公共治理与公共服务:昆山市基本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 周庆智主编
- 5698字
- 2025-02-21 04:23:46
二 软硬件建设
对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本的投入,也就是说,教师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要用优厚的待遇吸引教师人才。同时,教师和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改造校舍,美化校园环境,添置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对于提高教学水平也大有帮助。换言之,发展教育应当从软件、硬件两方面着手,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设水平。
昆山市经济实力雄厚,财政收入较多,投入教育的资金也比较充裕,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卓有成效。
(一)财政投入
2009~2011年,昆山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从2009年的127.3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6.65亿元,再增加到2011年的173.6亿元,两年间增加了36.33%。与此同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也迅速增加,从2009年的11.3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4.35亿元,到2011年,为了实现教育公共支出占GDP的4%的目标,昆山市把教育经费大幅度增加到22.72亿元,相比2009年翻了一番。
从预算内生均事业费支出看,到2011年,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11910.42元、17315.32元和16634.26元。从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来看,2009年和2010年,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680元、850元、1100元;到2011年,迅速增加到3936.97元、4086.59元、3414.14元,也就是说,一年之间分别增加了三四千元,增长的幅度惊人。与此同时,教师年均收入也增加得很快,2009年为8.7万元,2010年达到9万元,2011年为9.97万元,两年间增加了超过1万元(见表1-5)。
表1-5 2009~2011年昆山市教育经费情况

2011年和2012年,全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分别为3.4亿元和3.9亿元,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中分别占13.18%和13.31%。为了确保学前教育经费落到实处,昆山市建立预算单列制度,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明确规定,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要逐年增长,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要不断提高。2012年,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1100元提高到1200元。
根据昆山市的规划,从2013年到2015年,按每年增加150元的标准安排,并逐步建立面向公办与民办幼儿园的生均财政补助制度。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孤儿和残疾儿童实现免费学前教育,对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学前教育进行适当补助。与此同时,昆山市还加快新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依托街道、社区设立一批公益性幼托机构。计划到2015年,昆山市公办幼儿园将达到幼儿园总数的80%以上,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将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80%以上。
昆山市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实行单列,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并做到“三个统一”,即中小学公用经费由财政按不低于苏州市统一标准拨付,教师工资由财政统一按月发放,免费义务教育专项资金以及教师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学校建设激励机制,昆山市财政对乡区新建学校按每平方米2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2009年以来,昆山全市按标准化要求新建、改建、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9所,其中乡区25所,占86.2%。他们积极实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完善工程,全市中小学100%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类标准要求,其中51%达到Ⅰ类标准要求。
昆山市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逐年提升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及时足额由财政拨付学校;落实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30%;安排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经费,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安排师生大赛奖励经费,以大赛引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落实公办职业学校社会培训经费,积极发挥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功能。
(二)教师招聘与培训
昆山市招聘教师一般从前一年年底开始,到次年七八月份结束,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段基本吻合。招聘的程序一般是:师资预测—制订计划—用编审批—拟订方案—公布简章—发布信息—报名审核—组织考试—供需见面。
2010年,昆山市各阶段教师招聘岗位359个,共有1151名符合条件者报考。通过笔试、面试(技能测试),高中录取14人、职中录取14人、初中录取33人、小学录取177人、幼儿园录取78人,共计316人被录取。
2011年,各阶段教师招聘岗位668个,共有1768名符合条件者报名应聘。通过笔试、面试(技能测试),高中录取15人、职中录取32人、初中录取26人、小学录取331人、幼儿园录取144人,音乐、体育录取73人,共计621人被录取。
2012年,各阶段教师招聘岗位684个,共有1700多名符合条件者报名应聘。通过笔试、面试(技能测试),高中录取16人、职中录取21人、初中录取84人、小学录取346人、幼儿园录取180人,共计647人被录取。
从被录取教师的学历状况来看,总的趋势是大专学历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都在减少,而本科学历所占比例一直在上升。2010~2012年,被录取教师里学历为大专的分别是105人、163人、151人,分别占当年录取教师的33.23%、32.53%、23.34%;学历为研究生及以上的分别是19人、27人、11人,分别占6.01%、4.35%、1.70%;而学历为本科的分别为192人、307人、485人,分别占60.76%、63.12%、74.96%,占比居绝对多数,而且持续增加(见图1-2)。

图1-2 2010~2012年昆山招聘教师的学历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昆山市招聘的教师中,来自外地的越来越多。2010年,招录的非昆山籍教师17人,占当年招录总数的5.38%; 2011年,招录的非昆山籍教师153人,占当年招录总数的24.64%; 2012年,招录的非昆山籍教师262人,占当年招录总数的40.49%,每年增加20个百分点左右。这种唯才是举的做法,平等对待来自外地的新昆山人,表明了昆山教育系统越来越开放的心态(见图1-3)。

图1-3 2010~2012年昆山市招聘的来自外地的教师情况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除了直接招聘高素质人才外,昆山市还实施了一系列教师培训计划。昆山市制订了2012~2014年全市教师学历提升计划,详细规定了各年份、各个教育阶段教师学历拟达到的目标。根据这个计划,到2014年,幼儿园教师本科率达到55%,小学教师本科率达到70%,初中教师本科率达到96%(其中研究生率达到10%),普通高中教师研究生率达到18%,职业高中教师研究生率达到20%(见表1-6)。
表1-6 2012~2014年全市教师学历提升计划

1.学前教育教师培训
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补充和质量提升上,昆山市不断探索新的方法。首先,是通过校际互助方式,带动薄弱校发展。昆山市教育局从市区优质幼儿园选调骨干教师给乡镇和村办幼儿园,还有统一的教科研活动,每月底下乡辅导,每年2次送课、2次评课。以“老园带新园”模式,昆山市打造出一整套完善的人才输出和管理输出模式,让新办园获得了高位起点,薄弱园获得了后发优势。
其次,加大考评力度,完善奖励制度。目前,昆山市有600名教师取得育婴师资格证书,400多名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参加教师专业培训班,500名保育员参加岗位技能培训。还制定并实施相关奖励规定,对参加进修并取得要求学历的教师给予一次性奖励。除了这些常规举措外,从2012年起,昆山市还开评了“星级教师”,这是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特设的荣誉称号。“星级教师”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和星级教师四个等次,有效期为一个学年。“常规动作”精用,“自选动作”创新。
最后,加大培训力度。为了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常规专题培训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昆山在全市范围内选聘了近百名教师,组建了由教育教学第一线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组成的“昆山首席辅导教师”团队。2011年共培训教师4041人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幼儿教师专业培训等都取得明显成效。在2012年昆山市43所公办、民办集体幼儿园的244名教师参加了该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教育科研能力。
其中,和苏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合作举办的第二期育婴师中级培训班,156名幼儿园教师参加了培训和考试。培训班特聘辛宏伟博士、袁学伟主任医师、魏青主任医师、朱智红高级讲师等10余位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156人全部考试合格,并获得了国家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育婴师中级证书。273名幼儿园保育员参加了幼儿园保育员岗位培训班,培训采取理论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保育员既系统学习了婴幼儿卫生保健、心理发展和教育的基础知识,又掌握了幼儿园保育工作技能。所有参与培训的保育员都圆满完成了各项培训和考试任务顺利结业,并获得上岗证书。
2.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2年,昆山市提出了大规模、高质量、高效益地培训中小学校长的目标。针对昆山市中小学校长的实际情况,结合继教网网络远程培训平台技术优势及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6月份完成了昆山市中小学校长预算管理及校园安全专题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有227名校长参加培训,全面地、大幅度地提升了中小学校长的预算管理能力、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见图1-4)。

图1-4 昆山市教师资格认定流程图
骨干教师是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其质量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寡,直接体现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构筑昆山教育人才新高地,培养一批思想素质高、理论素养好、专业水平优良、业务能力强的高水平的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如2012年昆山市省级小学英语教师引智培训班邀请了两名分别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外教,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通过为期三周的引智培训帮助学员们更好地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国外的教学动态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昆山市英语教学水平。
3.职业教育教师培训
昆山市已经陆续开展以技能大赛和专业建设为主题的职业学校骨干教师、专业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制订校本培训计划,确定校本培训的内容,采取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开展培训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认真组织参加国家、省、苏州市、昆山市四级组织开展的各类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参加高级工或技师培训,全市80%以上专业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继续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活动,提升专业教师动手能力。主要措施有:
评选优秀“双师型”教师。根据昆山市优秀“双师型”教师的评选要求,认真组织评选,同时推荐苏州市优秀“双师型”教师候选人;组织学校推荐候选人参加苏州市优秀专业负责人、优秀实训基地负责人、优秀课程改革负责人、苏州市职业教育领军人才的评选活动,坚持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努力做到以评促教师提高、以评促教师发展。
依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关于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昆山市合理核定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打通职业学校之间教师流动通道,开放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招聘优秀工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渠道;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昆山学院设立昆山市职教师资培训中心,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联合,有计划地对职教师资进行轮训;做到50%以上专业建有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教师创新工作室,发挥名师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各职业院校每年制订切实可行的师资提高培训计划,市教研室制定对职教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形成评价激励制度。
昆山市还开展系列师德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宣传模范执行师德规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认真执行师德师风公开承诺制度,组织教师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自觉接受学校和社会的监督;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引导、督促教师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塑造师表形象。
(三)基础设施建设
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昆山市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规划和选择学校建设用地,确保学校布点科学合理。采取多种方式,盘活老城区及周边地区教育资源。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计建造学校84所,其中新建61所,易地重建17所,扩建6所。新建、改建、扩建区镇幼儿园36所、小学29所、初中6所,抓紧实施西部高级中学、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建工程以及江苏电视大学昆山学院易地新建工程,建成一批与昆山城市化建设相匹配的标志性学校。
根据昆山《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情况督查汇总表》, 2012~2014年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3所;2012年计划开工41所,计划完成1所;2012年实际开工12所,完成1所。
昆山市还计划提高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水平,力争70%以上的公办中小学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要求。目前全市公办中小学一共64所,教育技术装备基本达到Ⅰ类标准的学校有33所,占比达到51.6%。
目前已建成高速教育专网、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教育教学资源库、教育数据计算与存储中心、学习资源整合与共享中心、教育信息管理与服务中心,形成“一网两库三中心”格局。已完成“智慧教育”一期工程项目建设方案的细化和论证,并基本确认以服务外包的方式由昆山市信息港网络有限公司承建。其中,高速教育骨干网建设部分已于5月份完成裸光纤租赁招投标工作,目前正在按计划实施光纤组网工程,到8月底所有光纤全部接入学校中心机房。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昆山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区配套幼儿园、中小学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新建住宅区必须配套建设幼儿园、中小学等,并且规定了比较详尽的实施办法。
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小学、初中设置规模按千人指标测算,近期千人指标为:幼儿园36生,小学70生,初中35生。规划用地指标为:幼儿园15平方米/生,小学20平方米/生,初中25平方米/生。建筑面积指标为:幼儿园10平方米/生,小学10平方米/生,初中12.5平方米/生。建设规模原则上为:幼儿园不低于4轨12班,小学不低于6轨36班,初中不低于8轨24班。
——昆山市《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区配套幼儿园、中小学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
以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幼儿园建设为例,昆山市进一步规范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做到幼儿园与小区开发“三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2012年重新修订《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和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幼儿园新建机制,规定配套幼儿园规划用地指标为15平方米/生,建筑面积指标为10平方米/生;在建设规模方面,原则上为幼儿园不低于4轨12班。与此同时,昆山市还在各区镇设立了数量适当、规模适中的学前儿童看护点,以缓解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
2009年起,昆山市就开始了幼儿园布局调整的工作,目的在于通过整合提高幼儿园的教学和服务水平。调整的主要方式是就近合并、强弱联合,全市村办幼儿园由2009年的32所调整为2013年的18所。
与此同时,昆山市又陆续新建幼儿园。2011年以来,开工建设幼儿园31所,已交付使用24所,新增学位8640个。为了推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从2011年起,昆山市区镇新建幼儿园由市财政按每平方米20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
根据规划,到2015年,100%的公办幼儿园建成苏州市级优质幼儿园,90%以上的公办幼儿园建成省级优质幼儿园,60%以上的集体办和民办幼儿园建成江苏省、苏州市级优质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