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健康的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原则和方法

曹莉

(湖北省科技企业孵化与创业促进会,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是一国或某一地区创业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因此,构建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体系,不应该另起炉灶,而应该以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符合高校创业的理论体系。通过总结硅谷的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历程发现,构建健康的创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在于,依靠企业家将资本、专利技术和创新精神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据此,构建健康的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原则和方法是,充分培育资本、专利技术和创新精神三类创业要素,并充分激励创业者,不束缚创业者,依靠创业者将三要素有机组合,政府和学校通过政策给予支持和引导。

关键词: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创业生态系统;企业家


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是Katharine Dunn在2005年提出的,她认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教育和培训,应形成数十个项目和中心共同在校园内培养创业精神的“创业生态系统”。[1]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于2011年向全校师生发出构建学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倡议。[2]我国学者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的影响和空间内,以创业型大学为基本发展目标,创业受教主体大学生与各生态因子之间通过知识传递、理念交换、制度保障等相互共存、相互促进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3]

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是一国或某一地区创业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前者隶属于后者,并可能对后者发挥重要作用。例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催生出举世闻名的硅谷,成为美国创业生态系统最亮丽的风景。正因为如此,我国高度重视高校创业教育,我国各界也高度重视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

那么,对于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否另起炉灶,独立发展出一套理论体系呢?我们认为,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构建,应该以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符合高校创业的理论体系。

如何构建健康的创业生态系统?The Family的创始人Nicolas Colin根据硅谷模式提炼出构建一个健康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创业生态系统存在资本、专利技术和创新精神三要素;三要素有机结合,才能够形成最健康的创业生态系统;三者有机结合的关键是企业家,只有那些将长期远景和短期灵活性有效结合在一起的创业家们,才能够激发和促进三要素的结合,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因此是创业者共同创造了健康的生态系统。

在详细介绍上述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原则。据此,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应该把握三个原则:第一,充分培育资本、技术和创新精神这创新生态系统的三要素。第二,借助创业企业家将上述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创业者,激励创业者,不束缚创业者。第三,政府或者学校不应该自己建立,而应该通过政府引导创业者自主建立创业生态系统。

1 健康的创业生态系统:依靠企业家将资本、专利技术和创新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The Family的创始人Nicolas Colin(2015)[4-6]根据硅谷模式提炼出构建一个健康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

何为生态系统?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是,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简言之,生态系统就是多个独立存在个体共同居住的栖息地,而所有独立存在的个体能否活得更好、更长、更幸福的前提,是这个栖息地的生态系统是否健康。

对于大多数的创业者而言,硅谷就是当之无愧的“最健康的栖息地”了。根据硅谷模式,可以提炼出构建一个健康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

1.1 三要素

这一模型比较简单,它主要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的三个要素。它们分别是:

(1)资本。没有任何业务可以在没有资金和相关基础设施(包括有形资产的资金)的情况下创立发展。

(2)专利技术。这是公司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其获得需要工程师、开发人员、设计师、销售人员等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

(3)创新精神。这是一个挑战现状的精神,如果创业家想要挑战刻板的教条,他们甚至可以在一个规模较大、制度相对较完善且可以获得较高报酬和更多资源的大型公司中做创新。

上述三要素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创业公司中存在的比例不同。它们彼此组合渗透的程度决定了创业经济模式发展的程度。因此,创业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关键所在是,“资本”“专利”以及“创新精神”这三个要素能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1.2 七种组合

上面三个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里列举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只有资本=寻租经济;

资本+专利=效率经济;

只有专利=承包商经济;

专利+创新精神=操场经济;

创新精神=自给经济;

创新+资本=金融经济;

资本+专利+创新精神=创业型经济。

我们认为,创业型经济是最为健康的生态系统,是我们应该努力创建的。

1.3 系统中的熵

熵是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但从经济上来讲,熵是指无效无序的能量。

一个地区从一种经济模式转变成另一种经济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在系统中存在着很多的熵。

如果只有资本、专利和创新精神三个要素中的两个,而两个还在慢慢朝着剩下的一个发展,经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操场经济(专利+创新精神)会转变成自给经济(创新精神);

操场经济(专利+创新精神)会转变成承包商经济(专利);

金融经济(资本+创新精神)会转变成自给经济(创新精神)。

想将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有时候它们彼此之间还会相互排斥,但打破这种限制,会为非创业型经济体和公司带来更多的创新能力。

1.4 创业者才是关键

从长远来看,为了应对这种熵的无序变化以及三要素的难结合问题,必须建立健康的创业生态系统,而能够建立这种系统的正是创业者自己。

在过去,主要是由政府或者大公司来建立创业生态系统,但都失败了。因此,需要政府和大企业有计划性地通过政策建立创业型经济模式。我们必须依靠创业者,必须激发创业者的“野心”。是创业者共同创造出一个创业生态系统。

什么样的创业者符合条件?

Angel List创始人Babak Nivi将创业者的这种能力定义为,拥有能够给顾客提供最好质量和最大规模服务的能力。

Brad Feld曾在正式发表的“Boulder Thesis”中提出:只有那些将长期远景和短期灵活性有效结合在一起的创业家们,才能够激发和促进创业经济的成长。而当多种多样的要素混杂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时,创业型经济模式就通过企业家真正地建立起来了。

这种效果是很显著的。以以色列为例,政府正逐步减少扶持力度,专有技术和创新精神正在充分结合,吸引了国外的资本流入,因而操控经济转变成创业型经济。在伦敦,得益于欧盟的一体化,英国资本可以购买到大量的专有技术,这促使伦敦从金融经济转变成创业型经济。

当其他种类的经济模式没那么强时,创业型经济会发展得更轻松些。但当某地的某一经济模式已经达到最强了,那它就很难被打败。就像你不可能在纽约击败金融经济模式,但在加利福尼亚,你可以在和政府合作下打败它。

1.5 用上述理论分析不同国家的实践

观察、了解了很多国家的经济模式发现,在健康的创业生态系统中,经济的模式更好。

美国经济模式的构成要素:资本+大量的专利+潜在的创新精神(1776年至今)。在石油、房地产以及公共事业领域,寻租经济显然占了巨大的一部分。不过其创业型经济的重点专利技术要素平衡了寻租经济,尤其是在硅谷地区。当然,在美国金融经济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但与创业型经济相比,它们的比例都在减少。创业型经济正在吸引大量的资本,甚至正在转变成为美国民主的政治力量。

以色列有一个非常严重的资本缺口。以色列主要将资金投入创业企业而非传统企业中,传统的小企业仍然缺乏资本。因此,以色列的创业型经济吸纳了大量的专利技术,并消减了承包商经济的影响。与印度或是法国的同行不同,以色列的工程师只为他们本土的创业公司工作,而不是作为承包商为国外的客户工作。

英国经济中有大量的资本,其中以巨大规模的寻租经济(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和有活力的金融经济为主。由于缺乏专利技术,英国想要建立创业型经济模式实际上非常困难。不过得益于欧盟内的自由流通制度,目前英国已经克服了技术紧缺的难题,并且能从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那里获得支持。而且,和其他发达国家相反,英国更加支持创新者。

德国是效率的天堂。目前,包括从邻近东欧国家引进的技术,德国的专利技术数不胜数。但由于德国银行的积极性问题和融资业务的传统问题,德国的风险投资规模很小。因此,专利技术被大公司独占,被用于大公司内部的效率创新上。也正是因为这种效率创新,德国企业往往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同行,但这并不等同于创业、创新。由于德国没有创新反叛精神,最终资本和技术都由老牌传统企业掌控,德国的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前景很不乐观。

法国的经济模式就像一个谜,法国同时拥有大量的资本、专利技术和足够的反叛创新精神,而它依旧很难建立一个创业生态系统。首先,每年都有很多人离开传统企业开始自己创业。其次,法国拥有足够的专利技术,法国的工程学院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就连美国公司也纷纷在法国设立研究中心。再次,法国拥有很充裕的资本。

然而,即便这样,法国的创新性经济依然没有建立,为什么?简单来讲,就是在法国,资本、专利和创新精神虽然都存在,却没有人将它们整合起来,它们是独立存在的,有时候彼此之间还会相互排斥。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1)法国确实有大量的资本,但是寻租经济规模过大(涵盖房地产、出租车、药剂师、律师、医生、手工业者、农民在内的各种职业)。很多资本家认为他们没必要冒着风险投资给创业公司。这些巨额的资金被捆绑在沉重的基础建设上(交通、能源、电信以及旅游等),而寻租利益集团捕获到了这些资本,因而进一步限制了创新的发展。法国唯一具有反叛创新精神的,是那些与激进杠杆收购的相关利益者作斗争的私人股权公司。而且即使法国现在还有不少风险投资者,但是他们的资金大多是通过政府获得的。

(3)法国也拥有很多专利技术,但它们大都为效率经济或者承包商经济服务。法国确实有很优秀的工程师,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根据Gwendal Simon的解释,法国的工程师们并不关注技术的运行。在学生时期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学生,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是企业高管而不是技术开发人员。第二是由于法国的福利很好,研究税收减免制度的实行使得工程师的工资大多是由政府补贴的。这样一来,技术就业市场就像垄断组织形式卡特尔:无论是效率经济、操场经济或是承包商经济模式中的哪一家公司,也无论它们是否创造了价值,它们都可以给技术人员比较好的薪酬。但创业公司因为没有资金所以无法支付给技术人员相应的薪酬,因而也就无法吸引优秀的工程师。

(3)在法国,反叛创新精神是被容许和支持的,但并不是在创业方面,而是在活动或者艺术创作上。其结果就是创业家们仍然被限制在操场经济模式当中。当企业家显露出一定的创新精神的时候,就会吸引无数问题:法律禁令、诉讼,严重者则有牢狱之灾。

无论在哪个国家,企业家都不应该被束缚在条条框框之中。这一点,应该被反复重申。但事实上,只有在一些特定的国家,如美国,创新精神、资本和专利的同盟才能够击破这种障碍。

在建立生态系统上花费了这么多年的心血之后,法国之所以无法建立创业型经济模式,主要在于占用了大量可用资本的寻租经济、掠夺了大量专门技术的承包商经济,以及反叛创新精神的错位这三个问题上。

2 构建健康的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依据上述理论,我们提出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的三个原则:

第一,充分培育资本、技术和创新精神的创新生态系统三要素。

第二,借助创业企业家将上述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创业者,激励创业者,不束缚创业者。

第三,政府或者学校通过政策引导创业者自主建立创业生态系统。

2.1 充分培育资本、专利技术和创新精神这创新生态系统的三要素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7]非常重视对于资本、专利技术和创新精神的培育。

例如,意见明确提出“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明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整合发展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并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这些都说明,我们非常重视培训资本、专利技术和创新精神三要素。

2.2 借助创业企业家将上述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创业者,激励创业者,不束缚创业者

换句话说,构建健康的高校创业生态环境,关键在于:第一,要将资本、技术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第二,应该依靠创业者将其结合起来,应该充分激励创业者,不束缚创业者为原则。

具体做法,可以参照国外的优秀高校。何郁冰、丁佳敏(2015)[8]通过对斯坦福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案例分析表明,创业型大学提高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综合多种要素与资源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首先,我国高校应在创业教育中实施“教—研—训”一体化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这是整个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机制之一。创业教学和创业研究是创业教育的基础,高校需要以创业中心为依托,将学生、教师和企业等多方需求置于同一平台,推动跨学科合作与交流。与此同时,要围绕创业实践活动,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施“教—研—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度。

其次,我国高校应通过构建动态化的网络组织和内外互动机制,克服传统创业教育网络化程度低、系统性差等难题。创业教育网络组织的建立需立足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框架,组织之间分工明确、紧密相连,负责知识、资源的生产、分解和消化。网络组织以技术转移组织为中心,联通企业、政府和大学,巩固和加强高校在“三螺旋”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动态化网络组织或是其子组织(例如校友网络)这一基础平台,高校可以和其他大学、企业、政府进行频繁互动,并不断突破国界,保持和国际接轨,不断突破学术交流界限,逐步延伸到创业教育领域,最终促进创业知识的资本化和产业化。

最后,为了保障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运作,我国高校应搭建由咨询、培训、资金等构成的全方位支撑平台。咨询和培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对学生创业实战经验的培养。高校还可以提供“自助式”的创业学习平台,供学生根据个性需求自行选择学习项目,对商业机会识别、商业计划书撰写、财务会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培训,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和风险应对能力。创业基金是推动创业知识资本化的催化剂,除了常规资金(政府扶助、学校奖学金、校友捐赠等)的支持,我国高校可以尝试效仿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做法,引入风险投资机制,高校充当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资金链的中介,对学生项目进行考察和指导,同时吸引产业界的资金进行投资。

2.3 政府或者学校通过政策引导创业者自主建立创业生态系统

经验表明,政府或者机构试图自己建立创新生态系统,都以失败告终,因此我们必须吸取教训,谨慎把握政府和学校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应该是政策引导,而非主导。应该充分发挥创业者的积极性,依靠创业者,依靠资源各方。

3 总结

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是一国或某一地区创业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因此,构建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体系,不应该另起炉灶,而应该以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符合高校创业的理论体系。

通过总结硅谷的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历程发现,构建健康的创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在于,依靠企业家将资本、专利技术和创新精神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创业生态系统存在资本、专利技术和创新精神三要素;三要素有机结合,才能够形成最健康的创业生态系统;三者有机结合的关键是企业家,只有那些将长期远景和短期灵活性有效结合在一起的创业家们,才能够激发和促进三要素的结合,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因此是创业者共同创造了健康的生态系统。

据此,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应该把握三个原则:第一,充分培育资本、技术和创新精神的创新生态系统三要素。第二,借助创业企业家将上述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创业者,激励创业者,不束缚创业者。第三,政府或者学校不应该自己建立,而应该通过政府引导创业者自主建立创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Dunn K.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J].Technology Review,2005(9).

[2]An Ecosystem for Entrepreneurs at UCLA:An Invitation for Campus-wide Input[EB/OL].https://vcr.ucla.edu/documents/ucla-entrepreneur/view,2011-03-10.

[3]王长恒.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2).

[4]Chynna.你真的了解创业生态系统是什么吗?(上)[EB/OL].http://36kr.com/p/5039277.html.

[5]Chynna.你真的了解创业生态系统是什么吗?(中)[EB/OL].http://36kr.com/p/5039289.html.

[6]Chynna.你真的了解创业生态系统是什么吗?(下)[EB/OL].http://36kr.com/p/5039295.html.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

[8]何郁冰,丁佳敏.创业型大学如何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5(7).

作者简介

曾莉(1972— ),女,湖北省科技企业孵化与创业促进会秘书长,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知名专家,专注创新创业领域研究及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入及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