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何必为世界增加喧嚣

师部大院经常出现一位推着板车卖小物品的老头。他老家在太行山里。年轻时当猎人。因为有次上山,得罪了豹子,差点丢命。后来他就出山谋生。
那次我们去买啤酒,他一高兴,讲个恐怖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一天傍晚,他从山里回家。途经一片老林,嗅到腐臭味。他怀疑附近有死人。加快脚步。正走着,感觉头顶滴上一滴水。手一摸,黏糊糊,嗅,尸臭!抬头……树丫上挂着一条露着森森白骨的死狍子!
他卖关子:狍子能上树吗?我们面面相觑。他说:是豹子拖上去的。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郑风·羔裘》)
古人是否谈过豹子肉?记忆中只有豹子皮是古人称颂的东西。《羔裘》用豹子皮来装饰,似为突出“孔武有力”。因为豹子的敏捷与凶悍,完全可以上升到图腾崇拜的高度。
在世界四种大型猫科动物中,豹子虽居狮、虎、美洲豹之后,却也是一般人不敢掉以轻心的凶兽!那么,即便不被我祖先用于图腾,只要战胜它一次,也能获得武松式的荣誉吧?还记得迪士尼经典动画片《泰山》中,人猿泰山打死一只豹子后,就成为猩猩们的首领了。这一点非常符合原初人群对权力起源的认同。
憎人虎豹守天关。
嗟蜀道、十分难。
——宋代诗人丘崈在一阕《太常引》中说。以豹子的威猛来形容武士并不新鲜,“豹子头林冲”大概最著名。狭路相逢时,谁有豹子的力量和敏捷,谁就是天然的胜者、王者。
不过,真实的豹子性格很孤僻,并不喜欢对同类吆五喝六,而是独来独往。这一点比较像猫咪。它们的日常活动大多避开白天,更喜欢傍晚或清晨。与猫咪抓老鼠的时间段也相似。我怀疑豹子是动物中的哲学家。因为黑格尔说智慧女神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起飞。因智慧而强大的人,精神上也总是独来独往,哪怕他正置身联欢会。

当年在部队听老猎人说豹子拖食物上树贮存的故事,很惊奇。后来在电视节目中看过真实镜头,才完全相信。豹子不但聪明,而且有强大的力量将三倍于自身的食物拖上树!即便如此厉害,豹子却不喜欢与人作对。很多年前,豹子挺繁荣的时候,难免有人在山林里与其迎头碰上,但有经验的人说,这不可怕,只要站着别乱动,与豹子对视几分钟,它就会默默地走掉。可惜的是,虽然豹子很少与人冲突,人们却一直视其为敌。我小时候的报纸上,还有称颂打死豹子的新闻。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校园里,流行一种明星画片加流行歌词的小玩意。我曾得到一张台湾影星林青霞的画片,印象深刻的是,林青霞穿着豹皮短裙,相当性感!而今作为濒危动物,豹子皮已经不能出现在市场了。宋代易学大师邵雍《梅花诗》中有一句——
……
如棋世事局初残。
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
最佳秋色在长安。
……
没人能解释诗中的豹子及其皮的真实含义,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流传的著名预言诗之一。这也是豹子的文化意象中比较特殊的一个。除了“暴力美学”“服饰美学”,豹子的古今文化形象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我个人表示喜欢豹子。与其他一切无关,而是因为它的独来独往性格。刚到部队时,我与战友们并不亲切,遭到排斥,被视为“独槽驴”。但我认为自己有一颗温柔的心,之所以表现孤独,只是因为灵魂常常不在现场而已,又不是讨厌谁!幸亏我没有改变性格去迎合大家,因为后来渐渐熟悉了,也就被战友们接受并喜欢了。
做人,其实可以像豹子一样。宋代高僧释正觉有句偈颂,“苍龙退骨而骧,玄豹披雾而变”——这个境界多震撼呀!能在闹哄哄的环境实现吗?都那么合群,只不过为世界增加一点喧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