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鉴
- 谢宇 刘学伟主编
- 430字
- 2025-04-11 04:09:29
山楂
别名 山梨、山查、鼠楂、羊棣、茅楂、赤爪实、赤爪子、棠棣子。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 或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的干燥成熟果实。

生境分布 生长于山谷或山地灌木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切片,干燥。
性味归经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主治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主治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主治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用量用法 9~12克。
使用注意 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慎用;脾胃虚弱无积滞者慎用。


精选偏方
①伤食腹胀、消化不良:炒山楂、炒麦芽、炒莱菔子、陈皮各15克。水煎服。②食肉不消:山楂肉120克。水煮食之,并饮其汁。③一切食积:山楂、白术各200克,神曲100克。上研为末,蒸饼丸梧桐子大,白汤下70丸。④诸滞腹痛:山楂1味。煎汤饮。⑤痢疾赤白相兼: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为末,每服3~6克,红痢蜜拌,白痢白糖拌,红白相兼,蜜白糖各半拌匀,白汤调,空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