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生执行力训练手册
- (美)佩格·道森 理查德·奎尔
- 4636字
- 2025-04-11 07:36:49
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在指导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老师可以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帮助,让他们知道,其实依靠自己的知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范例如下:
学生:我把作业单丢了,我已经丢了好几次了,世界文化老师肯定不会再给我一份。
老师:如果不问老师要,你还有其他办法弄到作业单吗?
学生:我跟数学老师承诺过,放学后要留下来补习功课,但是后来才想起来,放学后我需要去参加排练,而且他们正好要排演我演出的那一场。
老师:你要优先选择哪个呢?你愿意想办法去跟你数学老师说呢还是去跟校园剧的导演说呢?
学生:我有大麻烦了。尽管我觉得都会,可地理课测验还是不及格,这个学期我的地理可能要不及格了。
老师:你觉得老师愿不愿意想办法帮你补习比较差的成绩呢?
这都是一些开放式问题的例子,用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每一案例中,指导老师都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通过开放式问题,启发学生想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
请注意,指导老师没有说如下诸如此类的话:“我很愿意帮你去跟世界文化老师说一下,再给你要一张作业单”;“你肯定得选择数学呀,你用不用我跟你校园剧导演说一下?”或者:“你要不要我问问地理老师,看能不能让你再考一次?”
以上情况中出现的问题都不应由指导老师解决,所以老师不能主动帮学生解决问题。有时候,学生可能需要指导老师去跟他的任课老师沟通一下,让老师再给他一次考试机会,或者让他可以在其他方面多得一些学分。然而,如果指导老师真的这样做了,必须预先建立一些基本原则,并且要把整个过程考虑清楚,我们会给大家举例说明这也是一种可行的指导方法以及它应该怎样进行。
然而,有时候,单独一个开放式提问或者一个简单的建议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采用更正式的问题解决方法。老师可以根据以下步骤,使用“问题解决工作表”来解决问题(见附录16):
1. 跟学生谈谈他们的问题所在,这一般需要三步:(1)跟学生形成共鸣,让他们知道你理解他们的感受(“我知道那让你很生气”或者“那一定让你很难过”);(2)对问题有个全面的认识(“请恕我直言,你之所以难过是因为你的英语老师告诉你想写的话题超范围了”);(3)明确问题,以便更好地找到解决办法(“你最好是找你的英语老师把问题说清楚”)。
2. 头脑风暴。老师跟学生一起思考并记下尽可能多的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可以设定时间限制(如两分钟),因为这样可以加速思考,并让学生感觉这不是一个开放式任务。在这个阶段不要批评学生想出的办法,因为这样做会压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要求学生仔细考虑所有的问题解决方案,并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一个。让学生先选出三到五个方案,然后再一起讨论每种方案的利弊,进一步缩小范围,这样做会使决策制定的过程容易一些。
4. 询问学生在他们实施方案的时候是否需要帮助。
5. 讨论一下如果第一套方案行不通,该怎么办。这就要求选择好第二套方案或者分析一下第一套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
6. 要对学生想出的好方案提出表扬(在方案实施之后,要再次提出表扬)。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可用于任何类型的问题,包括人际关系问题和在学生完成目标过程中出现的阻碍。有时候,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有些时候却是让学生接受一个事实,即他们想要的东西未必一定能得到。
在你和学生利用问题解决方法(和“问题解决工作表”)解决了多种问题之后,他们就能够独自使用问题解决工作表了。因为你的最终目标是要加强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如果必要的话,你应该让学生在向你寻求帮助之前,先独自填写问题解决工作表。最终,学生可以将这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内化,并且能够迅速解决问题。
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参考练习13—15)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跟与自己有矛盾或争论的人进行协商。老师可以从两方面帮助学生:(1)通过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跟问题中所涉及的成年人进行协商;(2)作为一个中间人,帮助学生和成年人达成协商解决方案。
在下文的对话中,我们将看到这样一名学生,尽管他努力学习,但考试仍然一塌糊涂,他很想找到一种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我们就以这名学生和老师的对话为例,来对上述的两种方法进行说明。
学生:我有大麻烦了,尽管我觉得我会做,我的地理课考试还是不及格,这个学期我的地理课可能过不了了。
老师:你觉得你的任课老师愿不愿意帮助你弥补一下呢?
学生:我不知道,怎么帮呢?
老师:我想可能有几种办法,一种是可以让你重新考一次,如果你分数提高,可以得到部分学分;另外一种方法是再给你布置一个额外的任务,让你再获得一些学分。或许你的老师会让你自己想出一个办法,向老师证明你确实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
学生:我不知道,韦尔什老师从来没有提过这些可能,我想我可以问问她。
老师:听起来你对这些主意非常怀疑。如果你提前把要跟老师说的话先说一遍,想明白你要跟老师说什么,这对你会有帮助吗?
学生:是的,但是我该怎样向老师开口呢?
老师:我认为你首先要跟老师约一下时间,跟老师说一下,你想跟她讨论一下你上次考试的分数。当你跟老师见面之后,首先应该向老师说明,在这门功课上,你真的很努力了,也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考试失利。跟老师说一下你并不是没有认真学,并请她再给你一次机会。
学生:我确实努力了!我至少复习了三个小时,我觉得那些知识我都理解了,但是我可能复习的重点不太对。
老师:嗯,那你就跟老师讲一下,还有其他要说的吗?
学生:我跟她说,这门课我真的不能不及格,请她跟我说一下怎样才能提高分数。
老师:你这样说可能也行。老师在乎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不是学生的分数,你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让老师答应你的请求吗?
学生:哦,我还可以跟她说,经过这次考试之后,我对这门课的学习重点了解得更清楚了,能不能让我再重新考一次?
老师:你觉得她会认为你的要求是合理的吗?
学生:我不确定,但是我确实很努力地学习了,对一些关键术语我还制作了学习卡,我记住了三种不同种类的岩石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但是,关于地形地貌的特点与各种岩石之间的联系这方面的内容,我没有复习好。
老师:我觉得,你把你学习的情况跟老师讲得越详细,老师越会欣赏你在这门课程上的付出。你再对老师具体讲一下这次考试失分的原因,老师可能会给你机会让你重新考一次的,但也只能给你部分学分。
学生:那样就可以,我只是无法接受考试不及格。
尽管教学生去跟老师交流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有的时候老师和学生都知道某位任课老师可能在考试评分方面非常严格,绝对不会通融。在很多情况下,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去接受规则,尽量在下次考试时取得好成绩。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当一些学生存在注意障碍或学习障碍等问题时,老师可能会觉得,学生由于这些障碍所带来的问题而受到惩罚,是有失公允的。这个时候,老师可以陪同学生去跟他的任课老师谈谈,让学生把自己的情况向老师说明。
如果指导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当学生跟任课教师见面的时候,最好是有老师陪同的话,他们应该事先计划一下见面的细节,与上面的对话相似,只是多讨论一下,指导老师在这个对话中该做些什么。一般来说,应该主要由学生与任课教师进行对话,指导老师只是在学生表达不清楚的时候,帮助学生解释一下。回到上文的场景,对话可能是下面的样子:
任课教师:(看着指导老师)有什么事吗?我知道蒂娜不满意她上次考试取得的分数。
指导老师:我想蒂娜想要向你解释几个问题。
学生:韦尔什老师,这次考试不及格让我非常难过。我复习了三个小时,我甚至做了学习卡对我自己进行测验,以确保我学会了,但我猜想可能是复习的方向不对,不过你出的一些题我真的做得很好。
任课老师:嗯,也许你确实好好学习了,下次一定可以考个好成绩。
学生:问题在于在学期初我学得很糟糕,后面几周我努力学习去弥补我落下的东西。你可以检查一下,一定会发现我按时交上了所有的家庭作业和实验报告,我上两次测验成绩都很好。但我还是在尽量弄明白学习中的重点和非重点,现在我知道你教授的重点是什么了,你觉得我能不能再重考一次呢?
任课老师:我们没有重考的先例,这样似乎对其他同学不公平。
指导老师:我在对蒂娜进行指导,因为她有学习障碍,她很难区分出学习中的重点和非重点。她的个别教育计划(IEP)允许她按需进行考试,这似乎是一种合理的方法,让她进行一些练习,并逐渐了解应该学习什么。如果不能重考的话,有没有其他什么方法让她能够展示一下她确实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并且能给她提高一些分数?
任课老师:嗯,也许可以让她重考一次,我不能给她完整的学分,但是我会取两次考试的平均分。
任课老师:(对蒂娜说)我计划放学后为下次考试进行一次指导,你愿意参加吗?我想这对你会有帮助的,让你能够认清学习的重点。
学生:太好了!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能弄明白知识重点是什么,那我就能更好地利用时间了。
在这个场景中,当指导老师发现任课老师确实不知道蒂娜存在学习障碍时,她立刻决定要代表蒂娜跟任课老师解释一下。在跟任课老师的沟通结束之后,老师与蒂娜再讨论一下,告诉蒂娜将来可以为自己争取一些权益。指导老师可以告诉蒂娜怎样运用她的个人教育计划去取得一些合理的帮助,如学习指导、考前教师指导和考试预留(如可以获得全部或部分学分的重考机会)。下一部分将具体阐述指导可以作为特殊教育计划的组成部分。
如上所述,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好是在学生与任课老师沟通之前,对学生进行指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与任课教师见面,然而,在下面这些情况下,陪同学生与任课老师见面是非常必要的。
当学生存在的某种缺陷阻碍他进行有效沟通时,特别是那些具有语言习得障碍的学生,他们无法有效地组织和纠正语言。
在一些引起焦虑或情绪化的情况下,当学生不能管理情绪、控制自己的脾气时。
当学生认为他的任课老师非常可怕,学生感觉老师不可能会答应他的请求时,尽管指导老师和学生可能都认为他的请求是合理的。
当学生的请求有些非同寻常的时候,学生可能需要指导老师帮忙,让他的请求更条理,以便任课老师能考虑他的请求。
在指导老师是否要陪同学生去与任课教师见面沟通的问题上,还存在一种折中的办法,即在学生跟老师见面之前,指导老师跟学生的任课老师进行沟通,解释一下学生想通过谈话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指导老师能够对任课老师说明,学生跟他见面的目标不仅仅是要达成一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教会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为自己争取利益,这样的话,任课老师可能更愿意参与到指导过程中对学生提供帮助。
表4.9中的检查表可以被用来核查课堂教学是否对执行力不足的学生提供了合理的支持和指导。

我们学业指导项目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让学生参与目标制定,通过目标制定,可以培养学生,尤其是在家庭作业方面,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管理的技能。因此,指导课程的普遍应用可以让学生制订出每日作业计划。针对该目的,教师可以使用附录9中的“每日家庭作业计划表”。
加强型指导
只有1%~7%的学生会用到这种加强型指导,这类学生通常都存在长期的、极其严重的问题。这个级别的干预是高度个体化的,为了达到最理想效果,这种指导通常需要家长、老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表4.10提供了一个针对严重执行力缺陷的学生进行的指导干预的案例。

结 论
在本章中,我们综合描述了指导老师所应具备的的各种技能和知识,凭借这些技能和知识,指导老师也可以达到“专家”的水平。我们鼓励读者们使用我们的实践练习来尝试一下这些技巧并验证我们提供的答案,这些练习不仅可以用于实践中,也可以作为自我评价帮助读者检验他们对技能的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