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囊炎(folliculitis)

毛囊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化脓性炎症。皮肤不洁、搔抓、摩擦、高温潮湿、多汗常为本病的诱因。

【临床要点】

皮损初起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坚实性丘疹,逐渐形成丘疹性脓疱,中心有毛干贯穿,周围有炎性红晕,脓疱破后排出少量脓血,继而干燥结痂。约1周痂皮脱落而愈。一般不留瘢痕,但易复发。好发于头面、颈部、胸背部、臀部及会阴部(图2-3-1~图2-3-4)。

【病理学特点】

毛囊口、毛囊壁及部分毛囊周围组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可形成微脓肿。

【治疗要点】

可口服抗生素、丹参酮胶囊等抗炎剂。局部外用1%红霉素软膏、1%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软膏或2%碘酊,亦可试用紫外线照射。对反复发作的患者可用自家菌苗、多价葡萄球菌菌苗、卡介菌多糖核酸皮下或肌内注射。

图2-3-1 胸前毛囊炎

图2-3-2 背部毛囊炎

图2-3-3 头皮毛囊炎

图2-3-4 臀部毛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