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善治暑月外感风寒夹湿证

藿香辛而微温,辛能疏散,微温芳香,在外可解暑发表,入内可化湿和中,且发表而不峻烈,化湿而不燥热,为治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恶寒发热、头痛、吐泻之暑湿证的佳品。

使用注意

阴虚血燥者不宜用。煎服,5~10g。鲜品加倍。

现代研究

藿香能扩张微血管而略有发汗等作用。

用药鉴别

香薷与藿香、佩兰

均在外可解暑发表,入内可化湿和中,每相须为用,治疗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的暑湿证。然香薷发表作用最强,藿香次之,佩兰最弱。但藿香、佩兰化湿之功优于香薷。

青蒿——用于暑热外感

青蒿苦辛而寒,气味芳香。苦寒可清热,辛香以透散,且尤善清解暑热,而具解暑之功。常用治外感暑热,头昏头痛,发热口渴等症。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服。煎服,6~12g,不宜久煎;或鲜品绞汁服。

现代研究

青蒿素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并有较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且与金银花有协同效应,退热迅速而持久。

用药鉴别

青蒿与香薷

均能解暑。然青蒿药性寒凉,尤善泻暑热之火,且泻火而不伤脾胃、不耗阴血,故主用于外感暑热证;香薷辛温,长于发汗解表,并具化湿之功,故主用于暑月外感风寒夹湿的暑湿证,而暑热证当忌用。

薄荷——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邪在卫分

薄荷辛凉,质轻芳香。辛能发散,凉能清热,轻浮上升,故善疏散上焦之风热,且力量较强,为辛凉剂中宣散表邪之要药。常用于风热感冒和温病初起而邪在卫分者,外感风热见咽喉肿痛者尤宜选用。

使用注意

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煎服,3~6g,宜后下。发汗解表宜用薄荷叶。

现代研究

薄荷油内服,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而起到发汗解热作用。

牛蒡子——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咳嗽痰多、咽痛者尤宜

牛蒡子辛苦,寒,辛能发散,苦能降泄,寒能清热,功能疏散风热、利咽,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等。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能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用药鉴别

薄荷与牛蒡子、蝉蜕

均能疏散风热、利咽,常相须为用,治疗风热感冒,咽喉疼痛或温病初起之邪在卫分者。然薄荷发汗之力最强,故为外感风热、发热无汗的首选药;牛蒡子发汗力不及薄荷,但能宣肺祛痰,故外感风热,发热咳嗽,咯痰不畅者尤宜;蝉蜕长于疏散肺经风热以宣肺利咽、开音疗哑,故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症见声音嘶哑或咽喉肿痛者尤佳。

桑叶——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发热咳嗽者尤宜

桑叶轻清发散,甘寒凉润,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肺热、润肺燥,故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热犯肺之发热、咽痒、咳嗽等。

使用注意

传统认为桑叶应经霜后采收,但现代根据其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经霜后采收是不合理的。煎服,5~9g;或入丸散。

用药鉴别

桑叶与菊花

均能清泄肺肝,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之功,常相须为用治疗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而邪在卫分者,以及风热上攻之头昏目赤等。然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尤长于清透肺经风热,并能润肺燥,故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热犯肺及温燥犯肺之发热、咳嗽等多用;菊花长于疏散肝经风热,宣散上焦风邪,故风热感冒,头昏头痛,目赤者多用。两者疏散之力均不及薄荷,因此常与薄荷同用,以增强疗效。

葛根——表证发热兼项背强痛者尤宜

葛根味甘、辛,性凉,具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之功,对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风热,均可选用。

使用注意

《本草正》言葛根“易于动呕,胃寒者所当慎用”。其虽可用治表虚汗出、项背强痛,但终为发汗之品,对表虚多汗者慎用。煎服,9~15g。解肌退热宜生用。

现代研究

葛根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较好地缓解高血压患者的“项紧”症状。

柴胡——用于表证发热,少阳证寒热往来

柴胡辛散苦泄,寒凉退热,且芳香质轻,可升可散,尤善解表祛邪而退热,故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热、风寒,皆可选用。

使用注意

本品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故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煎服,3~9g。解表退热宜生用。

现代研究

柴胡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并具有镇痛、镇咳、抗感冒病毒的作用。

金银花——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金银花味甘性寒,轻扬入肺,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并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之功,故为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的常用药。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煎服,6~15g。疏散风热以生品为佳;露剂多用于暑热烦渴。

现代研究

本品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流感病毒亦有抑制作用。

用药鉴别

金银花与连翘

均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以透热达表、清解温毒,常相须为用,治疗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尤以金银花疏散表热之效更佳。

桑叶、菊花与金银花、连翘

两组药均为常用的疏散风热之品。然桑叶、菊花之疏散作用虽弱于薄荷,但强于金银花、连翘;金银花、连翘的清热作用强于桑叶、菊花。

板蓝根——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板蓝根治疗感冒,虽无辛散之力、轻扬之性,但善于清解实热火毒,也为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发热、头痛、咽痛的常用药,单用即可收效。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煎服,9~15g。

现代研究

板蓝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强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解热效果。

用药鉴别

板蓝根与大青叶

均能清热解毒,用于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然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之功,对感冒而咽喉肿痛者用之更宜;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对温病毒盛发斑者用之更佳。

贯众——用于风热感冒

本品治疗感冒,与板蓝根相似,虽无辛散之力、轻扬之性,但取其苦寒清热解毒之功,对温热毒邪所致之证,无论邪在卫分、气分,还是营血分,皆可用之。治疗风热感冒,可单用。

使用注意

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内服时忌食油腻之物。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煎服,4.5~9g。

现代研究

本品煎剂对多种流感病毒均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不论先感染病毒后给药治疗,还是先给药后感染,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故现代多用于预防感冒和流感,单用或配金银花等同用,可煎汤饮服,亦可烟熏作空气消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