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8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编著
- 828字
- 2025-03-15 09:48:10
前言
随着中国快速的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骨质疏松症发病隐匿,往往直到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时才被发现。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见的发生部位包括腕部、脊柱和髋部,其中脊柱和髋部骨折可能造成中老年人失能,不但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也造成巨大的医疗花费和照护负担。
为全面掌握我国城乡、不同性别居民骨质疏松症患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科学制订骨质疏松症防控策略,2018年,在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支持下,首次开展了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联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开展现场实施,选取北京、山西、吉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重庆和陕西11个省(直辖市)的44个县(区)作为调查点,对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2万余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在20~39岁人群中重点开展中国人群峰值骨量研究,40岁及以上人群重点评估骨质疏松症流行情况。调查采用多阶段复杂抽样设计,样本具有全国代表性。内容包括问卷调查、骨密度测量、身体测量等,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特征、骨质疏松症相关症状、危险因素、既往疾病和药物史、骨质疏松症知晓情况等。采用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测量“金标准”—双能X线吸收法(DXA)进行腰椎正位、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测量。
本次调查获得了大量数据和信息,除了对调查方案的整体介绍,对骨质疏松症患病、骨量低下发生情况、骨质疏松症相关症状和危险因素分布、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以及知识知晓等进行了分析和报告。
调查工作获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全国11个项目省(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44个调查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目省(直辖市)、调查县(区)临床机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本次调查,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辛劳、甘于奉献,在此,对大家的支持和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报告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