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8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编著
- 2字
- 2025-03-15 09:48:10
摘要
一、基本情况
“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2018”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指导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联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组织实施的首次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目的是为全面掌握我国城乡、不同性别居民骨密度值分布特征、骨质疏松症患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以科学制订骨质疏松症防控策略。
调查覆盖北京、山西、吉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重庆和陕西11个省(直辖市)的44个县(区),收集了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的相关信息,其中对20~39岁的人群重点开展中国人群峰值骨量研究,以及对40岁及以上的人群重点评估骨质疏松症流行情况。为保证样本的全国代表性,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国随机抽中以上11个省(直辖市),每个省(直辖市)按人口规模随机抽取4个县(区),每个调查县(区)按人口规模随机抽取4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社区),每个行政村(社区)随机抽取1个村(居)民小组,在每个村(居)民小组按照年龄组(20~29岁,30~39岁)和性别分层随机抽取8名20~39岁居民和50户调查户,每户随机抽取1名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
信息收集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包括问卷调查、骨密度测量、身体测量等。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特征、骨质疏松症相关症状、危险因素、既往疾病和药物史、骨质疏松症知晓情况等。骨密度测量采用国际公认的“金标准”—双能X线吸收法(DXA),分别测定了腰椎正位、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身体测量包括身高、体重等。计划在全国调查20 416人,最终有效样本20 28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