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第2版)
- 赵宇宁 李永健主编
- 1291字
- 2025-03-15 10:02:16
周潜川传略

周潜川先生
(20世纪60年代初摄于山西太原)
(一)个人简历
周潜川(1910—1971),号镇健。男,汉族,四川威远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中国传统国学教育,习儒家经史及诸子百家。少年时代入教会学校——培德高等职业学校学习西医、英语及拉丁语(后该校南迁停办)。周潜川医师成年后考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毕业后留军中,并赴英国留学。1940年脱离军界,在四川省银行成都分行任职。1942年,因大病,中西群医束手,经峨眉高僧永严法师治愈,遂师从永严法师、黄子箴先生等先贤,参悟医道,兼修各家,继承了传承悠久、理法独特的医学流派——峨眉丹道医学,并成为峨眉派的第十二代宗师。抗战结束后,周潜川先生课徒授业,悬壶济世于川、沪、杭、京、晋等地,从事中医临床及中医基础理论等的研究,著有《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峨眉十二庄释密》《峨眉天罡指穴法》《农村医药三十门》等著作。1964年“文革”前夕,不幸罹入冤狱,1971年病故。后彻底平反。
(二)专业特长
周潜川先生继承了在中国秘传近千年的峨眉丹道医学学术体系,精通医、释、道、儒、武等诸家经典,理法精深广博,独树一帜,尤其在大小导引、针灸、丹药、草药以及阴阳论、经络论、气化论等很多方面建树独到,自成一家。他率先开展了经络研究、食饵疗法、南药北移、丹药草药的临床运用与研究等多项工作。在临床上,他倡导在经络整体观的基础上形成诊断,按跷推拿、针砭艾灸、丸散膏丹、药饵导引,依法次第、综合施治,主张“上工治未病”。他以一生的实践,得到学界和人民的高度评价。1985年,时任卫生部中医局局长的吕炳奎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说:周潜川是我国气功界的一位代表人物[见《山西通志·体育志》(第1版第38页),中华书局1995年2月出版]。周潜川八十冥寿之际,日本出版《峨眉十二庄》日文版,以作纪念,尊之为中医、养生、丹道名家及中国当代华佗。
(三)学术渊源
早年在教会学校学西医,后随峨眉派临济宗十一代传人永严法师修习丹道内景证悟医学,并从黄子箴居士学习中医。以内视、内证、内景精研“气化论”和“经络论”,进而形成独树一帜、理法圆融的丹道医学、养生体系。
(四)学术思想
周潜川医师秉承古圣先贤“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无为尔识,允执厥中”的思想,推崇《黄帝内经》《黄庭内景经》等经典,强调以内景功夫为基础的阴阳观、整体观、气化论和经络论。主张天人合一、唯物辩证地认识人体和疾病,预防、治疗、康养并重,导引、食饵、药物并举。
(五)学术成就
1.《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240千字,山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后多次再版。
2.《气功药饵法全书》,香港太平书局1962年出版。
3.《气功疗法全书》,台湾大孚书局1987年出版。
4.《峨眉十二庄释密》,88千字,山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1983年再版。
5.《动功、静功的炼功方法》,收入《气功精选》,人民体育出版社1980年版。
6.《气功的纠偏方法》,收入《气功精选》,人民体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
7.《峨眉十二庄》,收入《气功精选》,人民体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收入周潜川的著作2.8万字)。
8.《气功药饵疗法答问》,收入《气功精选续编》(共2.6万字)。
9.《峨眉天罡指穴法》,129千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赵宇宁 整理
周仪甫 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