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医学流派丛书”序

钱超尘

人生天地,顺乎自然。《列子》言:“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然人之所受“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内经》)皆可致病,而医药砭石遂生。医者有救死扶伤之德,先贤有立言传道之功,是以越人、仲景一众大德,著书立言,阐发医理,济育群生者至今。

华夏文明千载矣,大医青史标名如秦越人、华元化、张仲景、葛稚川、孙思邈、钱仲阳、李东璧、叶天士者不知凡几。更有门类、学派一脉相传至今者众。然岁月更迭,时移世易,乃令诸多医理技法阙漏错失,甚者湮灭无迹,令后人扼腕不已。

峨眉丹道医学,始自宋之白云祖师,由道入释。传至今日,已历八百余年。丹医之源起,盖宗门辅助修真乃有之,陶弘景《辅行诀》中云“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方可进修内视之道”。丹道医学,历经贤达,集腋成裘,口授耳传,终成元珠。

周公潜川先生,四川威远人。公少而徇齐,四龄即随祖父蒙学,习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后留学英国,学贯中西,任教黄埔,后弃军政,于四川成都银行任上为筹抗战物资积劳成疾,罹患重症,中西罔效,幸得峨眉高僧永严法师救治,遂弃世间事,从永严法师入蜀山、登峨眉,闭关金顶、潜心修学。永严法师以峨眉丹医秘法及修真精要倾囊相授,民国第一丙戌中秋节赐周公潜川号“镇健”,后传衣钵是为峨眉宗第十二代衣钵传人。潜川公精通英语、德语,兼习藏文、梵文、拉丁文。于医学、养生之法,所知广博,著述甚多,有《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峨眉十二庄释密》《峨眉天罡指穴法》,又有《丹医语录》《丹道概要》《养生学讲义》《分经候脉法》等讲学手稿于弟子处,乃使后学不至有遗珠之憾。

周公潜川之学说,现宝刹于毫端、纳须弥于芥子,探赜钩玄、知行一体,究天人合一之道,通阴平阳秘之术,成一家之学,著成济世之典,惠及后人无数。

周公潜川弟子廖厚泽先生,湖北兴山人,世传中医,思捷智敏,先后师从湖北名医王慈臣及峨眉潜公。廖先生自从医以来,于古今方略、丹道医学,无不潜心研究,且融会贯通,法古而不泥古,脉理精细,洞见症结,方药奇验。嗟乎!周公潜川罹难,廖先生亦困于形势,生活坎坷,历经沧桑,先生常自憾所学未能广施予病者。至晚年敦履璞沉,以医药为德于世,课徒授业,扬扢隐奥。廖先生毕生勤俭,不计名利,潜心内学,课徒严谨,而今弟子广而成材,处方辨证,受益者众,先生未及之愿,乃有众弟子服其劳。

时值周公潜川先生诞辰百一十年、廖厚泽先生诞辰百年之际,赵宇宁医师等峨眉一众后学将周、廖两位先贤所遗手稿整理校对,并前已出版之峨眉丹道医学著作,辑成十余卷,以丛书形式付之刊行,乃令华夏岐黄一支,峨眉丹道医学得以重现世间,广益众生。

余得其稿之一二,反复参详,其色脉症候之理,针砭药石之用,阴阳虚实之辨,君臣佐使之协,医界同侪有鉴识者,按图索骥,学之用之,足以解惑指迷。而道必待人以行,书必得人以传,其术纵不能起死回生,亦当有扶危救困之功、辅行修真之效。故此丛书面世,意义之重大,可为一时指司南,为百世作津筏也。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