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姜序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学派众多,历代医家从大自然、社会环境及日常生活中总结了无数经验,并逐渐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流派。宋代丹道医家白云祖师在扁鹊、华佗、魏华存、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历代丹道医家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修证正式创立了峨眉丹道医学流派。在此后的八百年间,峨眉医学一直在宗教界和民间极少数人中保存流传。其学术体系较少受到其他学术流派的影响,不仅比较完善地保持了传统“丹道医学”的本来面貌而且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中国传统中医的样子,可谓宋以前古典中医的活化石。峨眉医学影响广泛、内容丰富、系统完整,其内容不仅包括中医学还涉及佛学、道学、武术、导引以及营养、体育、生态、环境、社会、音乐、书画等各个方面,既有精深的理论,也有广泛的实践应用。其内容大体如下。

医理医术部:阴阳大论;大五行与小五行论;脏腑内景气化论;经络浮支与里支内照图;全身经穴考证与一百零八奇穴秘验;望形与望神气术;二十部正奇经道分经候诊法;峨眉内景推拿——天罡指穴法内功导引按跷术;九针与金丝盘龙针法;中医丹药秘制法与炼丹术;峨眉丹药秘传——玄门四大丹;峨眉丹药秘传——八十一小丹;草药采制与运用。

导引武术部:峨眉十二庄;峨眉法济功;峨眉筑基庄;峨眉五脏大导引;峨眉脏腑小练形;峨眉六大专修功;峨眉专修小功法;峨眉周天搬运法;峨眉归一清净法;峨眉对症药饵气功疗法;峨眉纽丝拳及三十六字诀;雷公拳;峨眉剑;峨眉棍。

食医药饵部:荤腥门;素净门;血肉品、草木品、菜蔬品、灵芝品、香料品、金石品等;糕点、酥酪、膏露、清蒸、红烩、粉蒸、烤炸、溜炒、焖炖等;五脏虚实食医补泻原则及菜品;常见疾病食医调补原则及菜品。

汇通珍藏部:少林派达摩易筋经气脉内景十二式;武当派太极功九圈十三式;青城派二十四节气丹药服饵导引修养法;华山派睡功与松针不老丹;天台宗六妙法门与昆仑派崆峒派绝学;太阳宗火龙功;丐帮叫花功;华佗五禽戏(又名五禽图)。

峨眉宗谱第十代衣钵传人果法师传永严法师为第十一代衣钵传人,永严法师传先父周潜川为第十二代衣钵传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先父出川,著书悬壶沪杭,五十年代应卫生部郭子化副部长等社会贤达联合邀请来京,后因故于山西辞世。先父一生致力于使八百年来秘传的峨眉医学走入民间,普济苍生,为大众服务,多有著述,旧论如下。

1.《丹医语录·阴阳大论品第一》

2.《丹医语录·证治大法品第二》

3.《丹医语录·针灸大法品第三》

4.《丹医语录·骨伤科大法品第四》

5.《丹医语录·外科大法品第五》

6.《〈黄庭经〉授业笔记第六》

7.《〈天罡指穴法〉授业笔记第七》

8.《丹道概要》

9.《“玄门四大丹”秘授》

10.《“玄门九九八十一小丹”秘授》

11.《毒龙丹证治应用法》

12.《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已出版)

13.《峨眉十二庄》

14.《峨眉十二庄释密》(已出版)

15.《分经候脉法》

16.《养生学讲义》

17.《养生学问答》

18.《农村医药三十门》(已出版)

19.《〈内经知要〉述义》(已出版)

20.《望神气术》(又名《望诊240条》)

21.《伤寒心法十诀、温病心法十诀》

22.《试论王叔和》

23.《四川草药简辑》

24.《峨眉白云禅师考》

25.《医易大要》

26.《太素脉法评介》

27.《三焦论》

28.《三消论》

29.《经络“里支”内照图》

30.《癫、狂、痫三大证治心法》

31.《考〈奇经八脉考〉》

32.《〈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补注》

33.《胎胪旨要》

34.《改进人类素质之设想》

35.《验方回忆录》

36.《医学密典》(未完成)

中华文化,最重传承,然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欺世盗名者众,将先父旧论、峨眉绝学,断章取义、拆解混淆、穿凿附会,贤否杂糅,未得印证,广布流行,以愚学者,贻误众生,为正道所不齿,惟愿学者,福慧双全,细加分辨。获悉先父得意门生廖厚泽、王高银师兄门人将先父部分著述及后学著述收集整理,校订文字,合辑出版,彰显正法,传峨眉绝学,圆先父夙愿,燃灯烛隐,广传正道,甚为欣喜,故为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