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本草(汉英对照)
- 王笑频 尹璐 庞博主编
- 940字
- 2025-03-19 12:40:56
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除少数人工制品(如人工牛黄、人工麝香)外,绝大多数中药都来自于天然的动物、植物或者矿物,中药或深藏于林间,或习见于田野,或隐藏于岩穴,或见于深海。因各类中药生长环境不同,且不同的生长环境会极大地影响药物的功效,因此我们将产地优越、质量优良的中药材称为道地药材,这来源于中药生产和中医医师的临床实践,并历经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是源自古代辨别中药材好坏的一项标准。道地药材往往药效较好,现代研究也证实道地药材的有效成分要明显高于同类中药。
不同的中药都有其独特的采摘季节和储存方法,按照药物种类、用药部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全草:
全草类中药的采摘往往在植物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季节,如春夏之季。药用含根者,采摘时应连根拔起全株中药,同时要注意保护好根须,不可用力过度,以免造成对植株的损伤,影响中药功效的发挥。全草类中药储存要注意把握好温度与湿度,同时储存空间要大,以免造成对中药的过度挤压,损伤全草。
花、花粉、叶、根:
花类及叶类药物也应注意采摘的季节,如花类药物采收时要注意采摘还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刚开放的花朵,此时中药的效果最佳;花粉类中药采摘,要在花朵盛开时摘取,此时能够采得的药物最多;采摘叶用中药时,要注意在植物枝叶茂盛的时候采摘,此期叶子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最多;根类中药的采摘要注意采摘的手法轻柔,不要损伤根须。花、叶、根类中药的储存尤应注意对湿度的把握,以免造成中药的发霉、变质。
树皮、根皮:
树皮类药物的采摘最适宜的季节为夏季,此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全株植物浆液含量充足,含有的有效成分也较多,采摘树皮也能在最低程度上减轻对植物的损伤;对于根皮,采摘季节应为秋季,此期根部生长状态最佳。储存时应注意避免虫蛀。
动物药:
大部分的虫类药物如土鳖虫、斑蝥、全蝎、地龙、蝼蛄等,捕捉季节应在夏末秋初,此期气温较高,环境湿度较大,宜于虫类的生长,是捕获的最好季节;桑螵蛸为螳螂的卵鞘,露蜂房为黄蜂的蜂巢,此类药物多在秋季卵鞘、蜂巢形成后采集;部分动物药如蛇蜕为乌梢蛇等多种蛇类蜕下的皮膜,因对其无损伤性,故只要蛇类蜕皮时就可以采收。虫类药阴干时多质地脆弱,储存时应注意避免积压损伤。
矿物药:
成分较为稳定,全年皆可收取,不拘于时。在阴凉、通风处储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