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毒中药现代研究与合理应用》一书,自2003年第一版发行以来,已经过了20个年头。该书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已成为中药工作者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和新药开发的重要参考书,并被广泛引用,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本书修订后分上、下两篇,其内容更新幅度为90%左右。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有毒中药之种类和数量较2000年版《中国药典》发生了很大变化。十几年来,国内外对有毒中药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离子通道、功能宏基因组等方法研究有毒中药作用机制,使作用机制研究更进一步;有毒中药代谢酶研究、有毒中药毒代动力学研究等,使有毒中药的不良反应特点、作用机制和靶器官以及体内代谢等方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在含“马兜铃酸”中药及中成药导致“肾衰竭”和“马兜铃酸肝癌基因”突变、含“蒽醌类有毒中药”毒性以及“中药外来污染物”等引起国内外各方面议论和广泛关注的问题,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所以本次修订对上版内容加以取舍与补充,注重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希望通过修订可以对临床科学合理应用有毒中药起到指导作用。

参加编写的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大学药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香港大学专业进修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部、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等单位的40位知名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他们在相关研究领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对有毒中药近15年来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和评价,修订成新版的《有毒中药现代研究与合理应用》一书。

本次修订,上篇将上版的9章内容扩展成12章;调整了上版章节顺序,全面地论述了有毒中药的概念及毒性分级;更新了有毒中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海洋生物毒素类药物的应用、有毒中药外来污染物、有毒中药的炮制等内容。增加了有毒动物中药的概念和特点、含“马兜铃酸”中药的研究进展、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中草药、含蒽醌类中药的毒性研究进展等内容。删除了第八章“中药与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内容。下篇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和现代文献研究资料收载有毒中药共93种,将其分为有毒植物类中药、有毒动物类中药和有毒矿物类中药。对药味毒性分级按《中国药典》分“大毒”、“有毒”和“小毒”三类标注;并从基源、化学成分、炮制、药理、毒性成分、配伍和制剂、临床研究,以及中毒诊断及救治和毒性分级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介绍。重新修订了书后附录和化学结构式。总之,修订版在有毒中药分级标准、品种、内容更新以及结构编排等方面,较上版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为标明全书作者所承担的任务,我们均在相应编写内容末署名,前两位是编撰者,最后一位是审校者。

许多专家和教授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参加修订版的工作,但他们为原版撰写了许多高质量稿件,为我们争得了荣誉,对此深表谢意!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工程院肖培根院士细致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同时,肖培根、王永炎院士以及原国际毒理学联合会副主席佐藤哲男教授为该书作序,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紧迫,收集和整理资料难免有挂一漏万、有失偏颇之处,敬祈各位同道不吝指教,以便再版更正。

杜贵友

2023年3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