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索与研究
- 王佑华 范菊雨
- 1669字
- 2025-03-28 15:19:53
为什么是100万
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到了新的阶段,随着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其社会认可度也显著提升,从《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到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并将职业教育纳入政府工作任务中。“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阐述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再强化,也是对职业教育地位的再提高。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改革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是我国大改革、大发展职业教育之举,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众福祉之举。
1.有利于支持国家战略发展
实现国家的繁荣发展,不仅需要描绘蓝图、绘就图纸的人才,更需要把蓝图变现实、把图纸变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一个说法:科学家的设想、工程师的蓝图、技能人员的产品;有一个数据:科研人员和技术技能人员人数比例为4∶6,数量结构接近黄金比例。充分揭示:从事理论探索与发现、设计与发明、转化与生产的人员都是人才资源,缺一不可,把设想变蓝图、蓝图变现实需要配备更多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需要一代人观念的更新,更需要国家战略、国家意志。扩招100万,是有效化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当前经济转型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之举,能有效提升新增或转岗劳动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从而提高素质,让更多人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2.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1973年6月,由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世界经合组织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的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高等教育三阶段理论,即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属于精英化阶段,毛入学率在15%~50%的为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高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1%,2019年高职扩招100万人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3.有利于实现2020高等教育战略发展目标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提出: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3.5亿人次。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有在校生2831.03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697.33万人,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70万人,要实现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专科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规模,则需要扩招。
4.有利于改善高等教育学生数量结构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还提到: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其中,本科院校1245所,比上年增加2所;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833万人。专科院校数量比例53.2%,本科院校数量比例46.8%。201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790.99万人,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22.16万人,比上年增长2.78%,普通专科招生368.83万人,比上年增长5.16%,本科招生比例占53.4%,专科招生比例占46.6%,本专科学生数比例为1.14∶1。若要实现2019年本专科招生比例1∶1,高职专科招生至少扩招53.33万人。因此,扩招100万人,有利于逐步调整本专科在校学生数量比例达到1∶1。但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任务还很重、道路还很远。
5.有利于有效缓解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困境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生源的减少,本科院校的持续扩招,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导致生源恐慌。职业院校既要为促进适龄人群初次就业、创业提供优质职前教育服务,也要为职业转换人群提供优质职后教育、培训服务。改革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办法,扩展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群体招生,既能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又能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的旺盛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