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雪花,奋斗的蓝精灵

鲍文杰

光华管理学院2020级直博生

国家游泳中心 赛事服务助理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新春阖家团圆之时,万众期待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如期而至,给平日忙碌工作的人们增添了绚丽多彩的风景。对我来说,这个冬天格外特别,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志愿者,带领着团队的“蓝精灵们”,共赴冰雪之约,服务冬奥,享受冬奥,为冬奥拼搏,也在服务冬奥中成长。

这个冬奥,我收获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带领一个很大的团队、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第一次完整地跳了一段舞蹈(《一起向未来》)、第一次滑雪、第一次过生日会……在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的陪伴下,唱国歌、吃火锅、玩桌游、侃大山,这段经历值得我永远珍藏、时时回味。

北大的志愿者管理以中队建制。我光荣地成为第一中队的一名小队长。在中队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我们一起举办党团日活动、开评议会、滑雪、包饺子、看电影、吃火锅、打桌游。在上岗休息之时,新太阳207俨然成了我们的根据地。大家慢慢熟悉,由“我”变成了“我们”,在心中对这一个集体充满了归属感。特别是在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结束的晚上,中队老师招呼大家去我们的“大本营”集合,本以为是一次普通的例会,但没想到是一场惊喜的生日会——蛋糕上写上了中队30名同学的名字,并在中间摆着由中队老师在群里偷偷收集的1110张照片合成的1张大图,我当场瞬间眼里泛起泪花。非常感激能够加入氛围这么好的一个群体,拥有一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为这个冬天增添了许多暖意。

场馆的上岗时间段分为三个,志愿者们接替轮换。我们会一起记录开赛了多少天,举起手机记录夜晚的“冰立方”,看它变换多种光芒;我们也会一起溜去颁奖广场和公共服务区,见证中国的夺金时刻,自豪地高唱国歌。48天上岗的日子里,没有人有任何怨言,即便疲惫,也不忘互相加油鼓劲,这些洋溢着爱与热情的行动,为这40多个日夜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我在“冰立方”担任赛事服务助理。赛事服务分为通行控制、看台服务、室内服务和南广场服务,我们的职责是保障场馆的有序运行,同时为观众提供最佳的观赛体验。短短几周以来,我和团队小伙伴们尽心尽力,共同保障冬奥会的顺利举办。在通行控制岗位,我们查验体温、健康宝、核酸,核验是否具有入场资格;在看台服务岗位,我们引导观众入座,提醒观众佩戴好口罩,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服务;在室内服务岗位,我们检查观赛票或观摩券,检查观众是否佩戴了N95口罩,并维护观众排队购物的秩序;在南广场服务岗位,我们引导观众入场,验票、检票,并在观赛结束后引导观众出场……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好,需要十足的细心、百倍的专注及无比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一次看台服务中,一名观众因背包在安检时被拿错而焦虑,于是我和那一班看台服务的志愿者们一起,挨个询问其他观众是否有人拿错了包,最终顺利找回。虽然这只是志愿服务中的一件小事,但观众的问题得到解决并且不断地向我们说“谢谢”,那个时刻内心涌动的自豪与快乐,我永远不会忘记。

短短几周,通过计时、在纸上的反复推演,我们规划出观众观赛的最佳路线,设置了志愿者的精准点位,以期让观众能有最佳的观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冬奥会比赛正值新春佳节,我们还会向观众道一声“过年好”,让观众感受到家的温暖。即便戴着口罩,我们也要用最暖心的问候让观众感受到我们的热情。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无数声“谢谢”“你们辛苦了”,也收获了无数温暖的笑容。

短短几周,我还收获了淳朴而暖心的友谊。参加冬奥会的志愿者们,大家学校不同、学院不同、年龄不同,但是在“冰立方”里,我们拥有统一的名字——北京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在部署区休息时,大家会一起观看比赛,为中国队喝彩,也会为出现的失误而惋惜;大家还会在部署区一起玩桌游、打游戏,将部署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我们会为过生日的带班经理唱生日歌,也会聚在一起讨论分享趣事和美食……是冬奥会将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聚在一起,在志愿服务中,我们相识、相知、相融。

鲍文杰在颁奖广场与主火炬的合影

冬残奥会结束时鲍文杰(第三排右二)与经理和小伙伴们的合影

短短几周,我也亲历了中国轮椅冰壶队的王者归来。在冬残奥会服务的最后一天,赛事服务的志愿者们在现场目睹了中国轮椅冰壶队的卫冕时刻。当在颁奖环节中队员们用手指着胸前的国旗、互相为队友佩戴金牌时,“冰立方”赛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南北看台的观众合唱国歌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久久不能平静,为能够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而自豪!

这个冬天,怀揣同样热情与目标的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相聚“冰立方”,燃烧激情,一起奋斗,“一起向未来”!我也相信,赛事服务的故事,也将继续书写,志愿服务的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