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科学“大课堂”,与世界零距离:资源视域下的小学科学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
- 李颖
- 546字
- 2025-03-28 19:21:58
一、建立科学大课堂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这就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将根据在科学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阐述建立科学大课堂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培养。基础教育学段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实施对于人才的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教育课程实现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段科学教育的中心任务。通过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涯选择、事业发展,以及事关环境、能源、科学技术应用、科学伦理等关键问题,能够做出知情的、明智的抉择。促进认知转变,进而达成思维多样化发展、科学素养全面提升。科技人才是国家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越的重要资源。科技人才的自主培养就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也赋予教育新的重要时代使命。本部分将根据在科学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阐述建立科学大课堂对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