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二年—乾道三年(1166—1167)论程集修订

Z6(不先天而开人)

“不先天而开人, 各因时而立政”, 胡本“天”作“时”,钦夫云: 作“天”字大害事。愚谓此言“先天”, 与《文言》之“先天”不同。 《文言》之云“先天” “后天”, 乃是“左右参赞”之意, 如《左传》云“实先后之”, 意思即在中间, 正合天运, 不差毫发, 所谓啐啄同时也。此序所云“先天”, 却是天时未至, 而妄以私意先之, 若耕获菑畬之类耳。两“先天”文同而意不同。“先天” “先时”却初不异, 但上言“天”, 下言“人”, 上言“时”, 下言“政”, 于文为协耳。

“窥圣人之用心”, 胡本无“心”字。钦夫云: 著“心”字亦大害事, 请深思之。愚谓孟子言: “尧、舜之治天下, 岂无所用其心哉?”言用心, 莫亦无害于理否? ( 《朱文公文集》卷三〇)

【系年】

此信当在乾道二年 ( 1166 ) 。 Z5、 Z6、 Z7、 Z8、 S15, 和朱熹《答罗参议》第八书 (□□极感留意)、 《答刘共父》第一书 (近略到城中) 当在同时, 皆在乾道二年秋冬至三年春夏间, 对此学者多无疑义。1 但对于书信间彼此次第, 仍可进一步讨论, 陈来、任仁仁、顾宏义或多以为Z5在Z6、 Z7 甚至Z8 之后。这一次序与两个问题相关, 其一是朱熹与张栻关于程集的讨论, 最终是达成一致还是依旧存有分歧, 即Z6和Z7究竟应置于此组书信之首, 亦或置于此组书信之末; 其二是如何看待朱子文集卷三十中的次第,此卷是否真如王懋竑所言依时序编次。

此信中朱熹具体讨论程颐《春秋传序》中的两处问题, 即“先天”和“圣人之心”胡宏所改两处是否妥当, 亦是 Z7 所言“ 《春秋序》两处, 观其语脉文势, 似熹所据之本为是”。又, 虽然汪应辰、刘珙二人不被视为理学家, 但亦是广义上的理学共同体,且二人与朱熹颇有渊源。此数通书信, 可见乾道初年理学共同体对于二程文献的整理与刊刻。乾道年间朱熹开始参与理学文献的整理, 从此湖湘学派对于理学文献的影响力大幅衰退, 理学文献整理开始以朱熹为主。2

【疏证】

“不先天而开人, 各因时而立政。”此语出自程颐《春秋传序》。因《易传·文言》中已有“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一句, 张栻以为此处若作“天”字, 则“不先天”之说与《易传·文言》不合, 不如依胡本改为“先时”; 而朱熹以为程颐此处所言“先天”, 与《易传·文言》所指不同, 不必改。

“啐啄同时”。此为禅语, 本指鸡方啄卵而雏已有声, 多比悟道之时机应相扣, 如影随形, 如镜鉴物。3 理学家也不避此喻, 但多重同时之意, 如《朱子语类》中朱熹答门生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一句时, 亦用此喻。4

“耕获菑畬”。 《周易·无妄》六二爻辞云: “不耕获, 不菑畬,则利有攸往。”朱熹《周易本义》解此爻云“柔顺中正, 因时顺理, 而无私意期望之心, 故有 ‘不耕获, 不菑畬’ 之象, 言其无所为于前, 无所冀于后也”。5

“窥圣人之用心”。此语出自程颐《春秋传序》 “夫观百物, 然后识化工之神; 聚众材, 然后知作室之用。于一事一义而欲窥圣人之用心, 非上智不能也”, 《周易程氏传》中亦有“圣人之用心”的表述。6 朱熹与张栻有分歧, 如Z7 所言, 是因为张栻“谓用心非所以言圣人”。儒家经典本有圣人用心的表述, 而胡宏另有“心可潜不可用”的说法, 其后张栻屡与他人讨论湖湘学派此说与《孟子》中“尧舜之治天下, 岂无所用其心哉”中尧舜用心之说的矛盾。7 胡宏所论“心可潜不可用”所指颇难断言。金迈淳以为此处可参看《朱子语类》中论胡氏弟子不喜言“用心”一条:“今胡氏子弟议论每每好高, 要不在人下。才说心, 便不说用心, 以为心不可用。至如《易传》中有连使 ‘用心’ 字处, 皆涂去 ‘用’字。某以为, 孟子所谓: ‘尧舜之治天下, 岂无所用其心哉?’ 何独不可以 ‘用’ 言也?”8

胡宏“心可潜不可用”与胡氏门人“以为心不可用”之说,或皆因“用心”的表述易使人产生近似“以心观心”的“二心之蔽”, 胡宏《知言》中就有“以放心求心”之问答, 友人致张栻的信中也有“心所以宰万物, 如用之, 果谁用之耶”之疑, 朱熹在Z7认同“圣人用心”的表达后, 也以为“然又须知即心即用, 非有是心而又有用之者也”。9

1 其中具体涉及的朱熹、张栻论程集改字, 束景南以为在乾道二年十至十二月间。详见束景南: 《朱熹年谱长编》 (增订本) , 第364页。

2 市川安司曾结合朱张书信, 于书中专设“朱晦庵の校書”一章分析程集编订, 参市川安司: 『朱子哲學論考』, 汲古书院, 1985年, 第253—270页。

3 参金迈淳:《朱子大全劄疑问目标补》卷五, “奎章阁资料丛书·儒学编” , 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 2018年, 第405—406页。

4 问: “‘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 圣人与天为一, 安有先后之殊?”曰: “只是圣人意要如此, 天便顺从, 先后相应, 不差毫厘也。”因说: “人常云, 如鸡覆子, 啐啄同时, 不知是如此否?”时举云: “家间养鸡, 时举为儿童日, 候其雏之出, 见他母初未尝啄。盖气数才足,便自横迸裂开。有时见其出之不利, 因用手略助之, 则其子下来便不长进, 以此见得这里一毫人力有不能与。”先生笑而然之。时举。 ( 《朱子语类》卷六九, 第1731页)

5 垣内景子: 「 『朱子文集』訳註 (二) 」 , 『論叢·アジアの文化と思想』第3辑, 1994年, 第81页。

6 《二程集》 , 第584页、 809页。

7 《张栻集》卷三一, 第1242页; 卷三二, 第1252页。

8 《朱子全劄疑辑补》卷三〇; 《朱子语类》卷一〇一, 第2589页。

9 《胡宏集》 , 第335页; 《张栻集》卷三二, 第12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