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卫理,学问
- 皇子,种田,明末工业指南
- 数理化生
- 2016字
- 2025-03-17 16:14:44
吃过早饭,外面的雨丝大了些,朱慈炯披上蓑衣,乘着马车出了国公府。
一同跟随的还有几个骑兵。
马车绕过九龙池,拐入一条街巷,最终在一户二进宅院前停了下来。
朱慈炯穿着蓑衣跳下马车,侧耳倾听,院中有朗朗读书声传出。
很显然,这是一个私塾。
朱慈炯侧身让开,示意赵福海上前敲门。
哒哒哒!
敲门声清脆,片刻之后,门忽的拉开,一个仆从打扮的青年站在门后。打量了赵福海几眼,又看向他身后的朱慈炯。
“阁下是?”
朱慈炯走上前,道:“在下京城王三,请问这可是卫理卫先生家吗?”
“你找我家主人有事?”
“有事。可否入内禀报?就说梦仙弟子王三,前来请教。”
“你就是那个梦仙弟子?”青年惊讶道。
他显然听说过朱慈炯。也是,如今昆明城谁人不知城外那些大头兵走了大运,天天吃香喝辣,好不快活,一切都拜那个京城来的所谓梦仙弟子所赐。
“正是。你快去禀报吧!”
“客人稍候。”
很快,那青年去而复返,抬手邀请道:“我家主人有情。”
朱慈炯踏过门槛,抬眼扫了眼院子……第一印象是凌乱,不像院子,倒像游乐场,秋千,跷跷板,甚至还有好几个沙堆。
倒是个有趣的。
前院是三间砖瓦房,读书声就是从堂屋传出的。
朱慈炯跟着青年来到堂屋外的屋檐下,门口蹲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正看着天空发呆。
“我家主人让您在这稍等,或者去会客厅坐会儿,他讲完课再来见您。”青年低声说。
“哦,我在此站着就行。”朱慈炯不以为意。
待青年离开,他就走到窗户那,踮着脚往学堂里看去。
讲台上站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白袍长须,正捧着一本《论语》给学生讲解。
这位应该就是卫理了。
卫理在云南文士中可很有些名气,其老师的老师是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他本人也颇有才学,曾中过进士,只是做官没多久就突然辞官归乡,做了私塾先生。
朱慈炯想在云南办官学,给适龄孩童开蒙,从而为他自己培养储备学生。今日找卫理,就是想请他出面联络云南各地文人,参与到官学教育中来。
看了一会儿,朱慈炯脚有点酸,就转身站着等候。
左顾右盼间,朱慈炯瞥了眼门口那个少年,看他依然在盯着天空看,心中好奇,就凑上前问道:“喂,你怎么在这蹲着?”
少年看也不看他,说:“我被老师罚站呢。”
朱慈炯在他旁边蹲下,又问:“你想什么呢?”
“我在想,雨水从云中来,可晴天也有云,为什么就不下雨呢?”
“你觉得为什么?”朱慈炯来了些兴趣。
“我觉得啊,云本身其实就是无数水滴,晴天不下雨是水滴太小太轻太散,被风吹着落不下来。雨天是因为水滴汇聚到一块,变成大水滴,也就落下来了。可,水滴为什么会跑天上去呢?”
朱慈炯笑了笑,说:“你叫什么名字?”
“我?……你叫什么?”
“我叫王三。”
“我叫郑文武。”
“你可识字?”朱慈炯问。
“自然识得。”
“可会算学?”
“自然会。”
“我正要招学生,你可愿跟着我学习?”
“自然……咦?我为什么要跟着你?”
“因为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你的疑惑我能解答。”
“嘁!”郑文武撇了撇嘴。
朱慈炯还待再说,学堂门突然开了,卫理走了出来。
朱慈炯站起来,朝他拱了拱手:“卫先生。”
卫理打量了他一眼,先呵呵笑了一阵,说:“你就是那位梦仙弟子?”
朱慈炯有些不高兴,背着手,昂着头道:“正是。”
卫理收敛了笑意,说:“你可是来拜师的?”
朱慈炯摇头:“当然不是。我是梦仙弟子,何必拜你这个凡人?……我打算在云南大办官学,找你是请你主持此事,招募云南各地文士,做私塾先生,教汉人适龄孩童识字。”
“此事当真?”卫理脸色认真起来。
“当然!所需钱财我一应承担。”
卫理想了想,摇头道:“此事重大,你一个孩童……我实在不敢信。”
“这简单,你去问黔国公好了,或者找吴巡抚也行。”
“我自会去的。”
朱慈炯看了眼旁边蹲着的少年,又说:“还有一事。我要从你这挑学生,请你应允。”
“挑学生做什么?”
“自然是传授他们学问。
“呵,仙人学问么?”卫理目光嘲讽。
他自是不信朱慈炯会什么仙人学问,“妖言惑众”罢了。况且,他对崇祯派一个十岁幼童来掌管云南也颇有不满,以为崇祯受了蛊惑。
如今对方找上自己,他当然不会把学生往火坑里推。
朱慈炯点头:“是。”
“恕难从命。我的学生只学圣人之言,不学劳什子仙人学问。”
朱慈炯挑了挑眉,轻哼一声,说:“还以为你是什么学问渊博,明事理的大学问家。没想到也是个狂妄自大之人,是我高看你了。”
卫理眉头拧了起来,再好的脾气也经不起这么羞辱啊。
“我如何狂妄自大了?”
“你连我的学问看都没看,听也未听,就不屑一顾,这如何不是狂妄自大?”
“那好!你且说来,你的学问是什么?”
朱慈炯负手看着他,说:“我有一本记录我学问的书,可借你翻阅,你可愿意去我那瞧上一瞧?”
“好!”
“现在就走?”
“现在就走!”
朱慈炯披上蓑衣,当即领着撑伞的卫理登上了门口的马车。
此时,外面的雨下的又密了些,春风微凉。
朱慈炯坐在车厢里,跟对面的卫理
大眼瞪小眼,谁也不理会谁。
赵福海负责赶车,他小声数落着卫理的不知天高地厚,驱赶马车调转方向,按原路返回。
不久之后,一行人回到了国公府,向门房通报了一声,朱慈炯跟卫理两人下车,又冒雨直奔朱慈炯的小院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