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他说什么?”

正当所有人都纳闷洛珞怎么没按词说时,他已经起身往讲台走去。

“要设计的这段风洞5*1.2m首先确定该流场是否满足连续方程”

话音落下,其他人还没听明白洛珞在说什么,坐在一旁休息的陈守仁率先抬起了头,金丝眼镜的反光一闪而逝,眼神中的轻视变成了惊疑。

洛珞扯了扯蓝布工装的领口,没等任何人开口,便自顾自的拿起粉笔写了下去:

∂x∂u+∂y∂v=U0(βe−αysinβx−αe−αycosβx)

“当α=βα=β时,这两项在特定相位差下相消!”

“取涡量ω=∂v∂x−∂u∂yω=∂x∂v−∂y∂u,带入运动方程:”

ρ(u∂ω∂x+v∂ω∂y)=μ∇2ω+∂∂y(∂p∂x)ρ(u∂x∂ω+v∂y∂ω)=μ∇2ω+∂y∂(∂x∂p)

“第三项藏着压强梯度的狐狸尾巴”

洛珞轻笑一声,像只玩弄老鼠的猫,抬起爪子放掉后又扑上去按住,因为知道它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然而注定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片场里其他的演员目瞪口呆的看着他,洋洋洒洒的写下他们根本看不懂一点的公式。

那些拗口的台词,单单是背下来已经费了他们好几天的精力,他们实在是无法想象,居然有人可以在现场计算出来。

即便他们完全看不懂洛珞写的是对是错,还是不明觉厉。

“快...快拍啊!”

舒导同样呆呆的望着这一幕,半响才如梦初醒般的反应过来,赶紧对着摄影师低喝道。

不愧是导演,虽然他也不知道洛珞在干什么,但只是几秒钟,他便迅速看出来这一幕的价值。

他有预感,洛珞这完全不同于剧本上的发挥,这部剧一定可以用到,而且有大用!

而在场唯一一个能看懂洛珞在干什么的人,是陈守仁,但他此刻比其他所有人都更震撼。

正因为明白洛珞写的是什么,才觉得难以置信,这种难度的问题怎么可能被一个高中生解开?

别跟他说什么这小鬼是高考状元,有多么的天才。

他不否认高考状元大都是天才,但所谓的状元名头,在这道题面前完全是个笑话。

一个高中生能学到的知识,可以根据部分N-S的应用,计算出他们想要设计的风洞构造?

不是他疯了就是这个世界疯了。

然而这疯狂的一幕,此刻就在他的眼前上演。

从洛珞写下第三行陈守仁就激动的站了起来,写到第十七行,他已经满眼都是不可思议。

不知道什么时候陈守仁已经来到了洛珞身后,盯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

“精彩!”

那流畅的思路如同盛夏的冰可乐穿过喉咙,前所未有的畅快感,让他忍不住想要喊出来。

虽然理性不断的在告诉他“这不可能”,但那一个个飞舞的字符拼凑成的算式,顺滑的没有丝毫卡顿。

即便再不可思议,他也必须承认,直到现在他都没能在这复杂的计算过程中挑出哪怕一丁点的问题,甚至想为他鼓掌喝彩。

粉笔在黑板上飞速掠过,如同湍流般的痕迹,随着洛珞的手飞速舞动。

陈守仁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他知道最重要的问题就要来了:

在y=0y=0处,τw=μ∂u∂y∣y=0=μU0αcos⁡βxτw=μ∂y∂u

y=0=μU0αcosβx

“当α=β=πα=β=π,最大剪切力出现在$x=0.5m,1.5m,2.5m...”

洛珞挥舞着粉笔写下最后一笔,锋利的如同一副机翼,轻易的破开空气疾驰过。

理论设计到这里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疑问,答案的浮现像呼吸一般自然:

“这些点需要加强风洞壁蜂窝结构!”

陈守仁的瞳孔产生了瞬间的收缩,洛珞的答案完全正确:

“你...你怎么知道我们正在研究湍流拟序结构的壁面控制?”

他颤抖着问道,声音有些干涩。

“因为速度场隐含了流向涡的拟序结构。”

洛珞指着黑板:

“e−αycosβx项,本质是流向涡在边界层外的衰减模态。”

“是啊~”

陈守仁深吸了一口气,长叹道,尾音拖得很长,如同欣赏了一出精彩的大戏后的满足,又好像释怀了什么。

“了不起”

此刻他有满肚子的话想说,但到了嘴边却只剩下这三个字,停顿了片刻似乎觉得不够表达他的内心,便再次补充道:

“真的了不起”

尤其在第一个字加强了重音。

此刻在所有人看不到的世界里,洛珞眼前一直笼罩着的迷雾散去,重新恢复了清明。

右手的传来的酸痛感,提醒着他终于回到了现实。

“太可怕了”

他终于明白【心灵迷宫】为什么要有三天的冷却期了。

看道具介绍时,他原以为是以第一视角去感受角色记忆中发生过的事,这就已经够深入了。

结果竟是以灵魂融合般的方式去感受,【心灵迷宫】顾名思义,真的是让他走进角色的心灵世界。

这要是融合的太深了,岂不是真的有出不来的风险。

或者回来后受到角色感染太多,也会像变了一个人,这比什么体验派演完戏走不出来的情况更甚。

与此同时,系统传来了提示音:

【任务:天才的独角戏(已完成)】

【评分:A】

【奖励:道具剧本游戏,自由技能点*1,积分80,EXP1000】

这个困扰他的A级任务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

这场戏的通过方式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想要得到所有人的关注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这道四十年前困扰了风洞设计问题。

因为系统要求的是在场的所有人,那这就不是一个靠演技能完成的任务了。

毕竟就算他把角色演出花来,恐怕也只会收获陈守仁一个“跳梁小丑”的评价,只有有关学术问题,才能真正让他注意。

听着耳边传来陈教授连续两声真挚的夸赞,洛珞方才如梦初醒,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

“哪有什么了不起,不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罢了。”

洛珞此话还真不是故作谦虚。

如果把这个风洞设计看做一道题,他即便开挂用上扫描仪,都攒不出能让他学会相关知识的积分。

这个设计方案完成,全靠他饰演的这个角色的功劳,知识,记忆,包括设计思路都是人家的,他就是支把一切记录下来的笔而已。

他理所当然的以为,一切都是在心灵迷宫作用下,那个剧本角色的作用。

只是他忽略了,用扫描仪学习相关知识需要用到三千多积分,怎么这次心灵迷宫解题只用了三百。

即便道具有所差距,前者的知识也更广泛,但也没道理十倍之差。

但此时他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这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