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业 大市场——湖南2/3现象研究”系列报告之五 推动新化文印产业回乡发展对策研究[1]

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

新化文印大军遍布全国,占领了全国二手复印机、打印机经营维修市场70%的份额和打字复印市场85%的份额,全国高校95%以上的打字复印门店由新化人把控,新化文印是湖南省民营经济“2/3现象”的典型代表。但是,由于没有在县域内设置总部经济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庞大产业的“肥水”都流向了“外人田”,对新化乃至整个湖南的财政税收贡献并不明显。为将新化人的文印产业打造成新化县的文印产业,调研组开展深入调研,并形成报告如下。

一 新化文印产业发展现状

1.新化文印产业历史脉络及现状

新化文印的诞生充满了历史性和机遇性。20世纪60年代初,几个新化人偶然接触到了机械打字机,并发现了其中蕴藏的无限商机,由此闯入了机械打字机维修行业。亲带亲,友帮友,徒传徒,经过不断开拓创新、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产业链条比较完整、带有浓重新化地缘印记的文印产业。

目前,新化文印在全国开设有6万余家文印门店、2000余家耗材经营企业、3000余家复印机再制造和经营企业,覆盖全国大多数县市镇,拥有掌握熟练技术的从业人员20余万人,形成了涵盖打字复印、绘图晒图、文印设备回收与再制造、耗材制造与经营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达880多亿元。“新化文印”已经成为一张享誉全国的地缘经济名片,文印产业也成为新化县农民脱贫致富、转移就业的支柱产业。

2.新化县支持文印产业回乡发展

近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把新化文印产业作为千亿产值产业培育”的指示精神,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政协主席任常务副组长的文印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印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设立了5000万元的文印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大力支持文印产业回乡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9年4月,新化文印产业发源地洋溪镇被评为湖南省第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新化文印产业园(含洋溪文印特色小镇与新化高新区向红工业园2个基地)已初具雏形,现有回乡企业150家左右,其中广州花都文印市场87家复印机再制造企业整体回迁落户园区,注册成立了龙头企业新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出“新化基地+全国连锁”的全新经营模式,把“单兵作战”的图文小店组成了“联合舰队”;新化文印总商会着力打造“新化文印”公共品牌,制定行业标准,全力构建“六统一”(统一商标、统一形象、统一服务、统一定制、统一配送、统一物流)模式;鼓励加快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支持推动了越南图文广告加工中心、马来西亚复印机租赁公司、迪拜生产型设备租售与耗材贸易公司、加纳图文广告生产中心示范店与复印机耗材展销中心等海外布点。

二 产业面临问题及回乡发展思路

1.新化文印产业亟须提质升级、整合发展

当前,新化文印产业主要有三种经营模式:文印店经营模式、二手复印机专业市场经营模式、文印设备制造经营模式。文印店超过90%的门店为夫妻店,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经营分散,生产规模较小,设计能力有限,管理水平不高,大多只能接到利润低、规模小的业务,随着市场的饱和,市场竞争加剧,文印店经营服务的利润越来越低。在维修、翻新废旧文印设备上,一方面,二手复印机货源的商业机密难以保守,面临来自国内同行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复印机再制造与日美设备厂家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很容易受制于国外厂商或政府,当前中美、日韩经贸摩擦已有前车之鉴。文印设备制造方面,核心技术被日美企业高度垄断,国内复印机生产技术尚未突破,短期内无法在技术上实现反超,文印设备制造囿于印后设备等领域。

2.推动文印产业回乡的思路举措

推动产业回乡集群集聚发展,关键要整合行业并提质升级。新化文印产业链主要由前后两端组成,前端是碳粉耗材生产工厂、复印机再制造工厂、印后设备生产工厂等制造实体企业,后端是分散在全国的6万余家文印店。对于前端,主要是筑巢引凤,吸引分布在全国的文印产业上游制造企业回乡集聚,打好耗材研发、设备研发、人工智能三大攻坚战,推动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印产业集群,逐步将新化县打造成为全国最大、最全的文印上游产业商贸集散地以及中国文印产业集群总部经济基地乃至国际文印之都;对于后端,主要是推动文印老乡抱团取暖,整合遍布全国的6万多家文印店,成立文印产业的全国性运营主体,形成新化文印图文广告全国统一加盟连锁品牌,提供复印纸、碳粉耗材、设备再制造、设备维修、人才培训、信息化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形成稳固的加盟产业链。

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快建设文印产业核心发展区。以中国文印小镇和新化高新区向红工业园为载体,加快建设专业园区。将文印耗材销售、文印总部、制造研发中心、个性化印刷、交易大市场、文印电商中心、会展中心、印刷博物馆等放在中国文印小镇,将文印设备与耗材生产放在新化高新区,努力打造一个生产、展览、销售、服务一条龙的千亿产值园区。二是要加快突破核心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集团合作成立研发机构,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印机、碳粉和墨水等方面加紧研究,让国内涉密机关和军队用上放心安全的复印机。加快专业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云印刷、文印店管理软件的开发。三是要建立产业服务网络,整合全国文印资源。依托领军企业新印科技,通过“生产运营中心+互联网+窗口店”的品牌化商业模式,在全国各个省会城市组建具有强大设计与生产能力的生产运营中心;生产运营中心作为连接与支持图文快印店的中心枢纽,把规模小的文印店转化为接单窗口,快速推动全国产业服务网络的建设和全国文印资源的整合,解决长期分散经营的弊端,形成规模与品牌效应。四是依托“一带一路”,拓展境外广阔市场。全球文印市场规模巨大,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对打印纸、耗材、打印复印设备、印后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非洲国家文印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特别是要利用好中非经贸合作博览会永久落户湖南的机遇,大力开展文印设备进出口及打印服务国际贸易,全面提高整合国内市场能力。

三 推动产业回乡发展的几点建议

1.妥善解决当前产业回乡的瓶颈问题

土地厂房问题是承接文印老乡回乡发展最基本的问题。根据新化县文印产业发展计划,建设“三园一市一中心”第一期需要用地5000亩,而新化全县一年的用地指标仅1000余亩,目前获批的用地仅283亩,缺口达4717亩。新化文印是潜在的千亿级产业,建议省里考虑将新化文印产业作为湖南省地方特色产业重点支持,将新化文印产业集群打造成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载体,建立省级湖南新化文印产业集群示范区,并立足建设国家级文印产业基地的目标,调整和优化园区土地利用规划,为新化文印产业发展留足用地空间。支持洋溪中国文印特色小镇申报国家级特色小镇,同时将新化文印小镇作为省级重点项目推进,单独增设土地指标。学习成都双流蛟龙(工业)港经验,采用土地作价入股发放固定股息的形式租用农民集体土地,降低园区用地成本。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破除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法律障碍,建议抓紧研究,争取在新化率先落地。加快湖南省“135”工程升级版政策落地,加大标准厂房建设支持力度。

建设资金问题是承接文印老乡回乡发展最迫切的问题。文印特色小镇发展所需产业载体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多,县级财政难以保障。近期在建的项目有文印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中国文印大市场,所需投资金额约13亿元,规划建设项目有复印机再制造及耗材生产标准化厂房、文印研发创客孵化基地等。预计未来5~10年,将有2000多家文印企业回乡发展,年产值可达240亿元,年税收可达20亿元,可解决10万人就业,使新化县生产总值翻番,利税收入增加4倍。建议参照湘江新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给予新化文印产业每年1亿元的扶持资金,并成立专门的文印产业发展扶持基金,为龙头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同时,在人才引进与使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补贴、财政补贴、工商登记、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支持。

通关时效问题是二手文印设备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全国二手复印机再制造业产值达50余亿元,新化文印企业占据该市场90%以上份额,净税收达10亿元以上。二手复印机进口和再制造是新化文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新化文印产业回归、打造湖南新千亿级产业、减少企事业单位开支与外汇流失、开发自主可控复印机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该产业高度依赖国外二手机器,而目前湖南省口岸对进口复印机货柜的布控掏箱查验率较高、检查时间过长、滞港费用较大,给二手复印机再制造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以新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化回乡文印企业影响较大。据回乡企业反映,在企业迁出地原海关进口畅通无阻,并不存在二手复印机的固废争议问题,而且二手复印机再制造企业也是各地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对象。建议由省政府出面协调海关部门,解决进口二手复印机通关放行问题,并在新化设立保税仓,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2.精准对接,加大力度承接产业回乡发展

据统计,在全国各地的新化籍文印加工生产企业有2000余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1000家,产值达1亿元以上的文印企业有200余家,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广西等地。招商政策上,用好用活《关于加快文印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等优惠政策,聚焦广州、北海、南京等新化文印人核心聚集地,采取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引导更多新化文印人回乡发展。瞄准佳能、理光、夏普等国际文印设备巨头,反复上门精准招商,力争引进知名国际文印设备制造商1家以上。扶持政策上,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在全国大中城市建设“印刷生产运营中心+互联网+图文快印门店”的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打造“新化文印”公共品牌,推动文印产业跨行业、跨国家发展。支持新化文印龙头企业在全省开展档案数字化业务、政府广告印刷外包服务和办公设备采购等业务,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向全国拓展,让遍布全国各地的新化文印店都能获得当地政府档案数字化的采购业务。协助推动新印科技与长城集团保密复印机的合作与对接,实现研发以长城集团为主,生产以新印科技为主,并最终实现将国产保密复印机生产线项目落地新化。此外,在保密、出版、印刷、文印设备租赁等政策上,加强分类指导,精准对接,助力新化文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 本报告获得湖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谢建辉的肯定性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