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荆棘岭的“沉没成本”——理性决策与情感干扰
-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构西游记
- 牧野格桑
- 1722字
- 2025-03-29 19:28:52
各位看官,上回咱们聊了聊祭赛国的“寻租腐败”,这回咱们继续西游记经济学之旅,说说第四十一回,荆棘岭的故事。这一回啊,咱们不讲唐僧师徒是如何被困在荆棘岭的,也不讲那些树精有多么厉害,咱们来讲讲这荆棘岭里隐藏的“沉没成本”现象,以及理性决策与情感干扰之间的关系。
话说这唐僧师徒,一路西行,来到了荆棘岭。这荆棘岭,可不是一个好地方,这里到处都是荆棘,道路崎岖难行,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妖怪出没,实在是凶险至极。
一、荆棘岭的“沉没成本”
咱们先来看看这荆棘岭的“沉没成本”。所谓“沉没成本”,就是指已经发生,无法收回的成本。简单来说,就是“泼出去的水”。
对于唐僧师徒来说,他们为了到达西天,已经付出了巨大的“沉没成本”。他们走了十万八千里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时间和精力,都是无法收回的。
而且,他们还付出了其他的“沉没成本”。比如,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多次与妖怪搏斗,受了很多伤;猪八戒为了寻找食物,跑了很多冤枉路;沙僧为了挑担子,磨破了很多双鞋子。这些伤痛和鞋子,也都是无法收回的。
这些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对于唐僧师徒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二、继续前行的“理性决策”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唐僧师徒应该如何决策呢?
答案是:应该忽略“沉没成本”,只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
也就是说,他们应该忘记已经付出的那些时间和精力,忘记那些伤痛和鞋子,只考虑到达西天之后能够取得的真经,以及继续前行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到达西天能够取得的真经,其价值远远大于继续前行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他们就应该继续前行。这是一种“理性决策”。
三、情感的干扰
但是,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动物,我们还会受到情感的干扰。
对于唐僧师徒来说,他们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沉没成本”,他们很难做到完全忽略这些成本。
他们可能会想:“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的路,吃了这么多的苦,如果现在放弃,岂不是前功尽弃?”
他们可能会想:“我们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如果现在放弃,岂不是对不起自己?”
这种想法,就是受到了“沉没成本”的影响,就是受到了情感的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做出非理性的决策,那就是:即使到达西天能够取得的真经,其价值并没有远远大于继续前行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仍然会选择继续前行。
因为他们无法承受放弃的痛苦,他们无法接受之前的付出全部白费,他们宁愿继续付出更多的成本,也要把这件事情做完。
四、荆棘岭的象征意义
荆棘岭,象征着我们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往往会面临“沉没成本”的问题。我们已经付出了很多,我们很难做到完全忽略这些付出,我们往往会受到情感的干扰,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我们可能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放弃;我们可能会因为不甘心,而继续坚持;我们可能会因为舍不得,而犹豫不决。
但是,如果我们总是被“沉没成本”所困扰,我们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我们会为了弥补过去的损失,而付出更多的代价,最终导致更大的损失。
五、如何做出理性决策?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呢?
认识到“沉没成本”的存在: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沉没成本”已经发生,无法收回,我们不应该被它所左右。
专注于未来的收益和成本: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未来的收益和成本上,我们要评估一下,继续做这件事情,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我们需要付出什么。
克服情感的干扰:我们要尽量克服情感的干扰,我们要保持冷静和客观,我们要用理性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做出决策。
学会止损:如果经过评估,我们发现继续做这件事情,我们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那么,我们应该果断地停止,及时止损,避免更大的损失。
六、唐僧师徒的选择
唐僧师徒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前行。虽然他们受到了“沉没成本”的影响,虽然他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们仍然坚持了自己的目标,他们最终还是到达了西天,取得了真经。
唐僧师徒的选择,虽然不是完全理性的,但它也是一种选择。它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理性的因素,还要考虑情感的因素。
有时候,我们坚持做一件事情,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利益,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为了不让自己后悔。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咱们下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