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古诗词精讲88课(全三册)
- 窦昕主编
- 2200字
- 2025-03-26 16:47:25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意探探探
又是一年冬末春初时,诗人王湾由楚入吴,沿江东下。当小船一路行驶,停靠在北固山下时,他望见那潮平岸阔、残夜归雁等美丽的景象,内心的思乡之情不禁随着大雁飘向了远方……
今天,我们来说说唐代诗人王湾所写的这首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
诗义详解读
诗的题目为《次北固山下》,次,指在旅途中短暂地落脚、停宿。诗人乘坐小舟顺流而下,经过北固山时,见山中风景秀丽,忍不住停船驻足的同时,也禁不住要吟诵一首抒发情感的小诗,这是许多诗人旅途中必不可少的“观后感”。那么,诗人在北固山都看见了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前两句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指行客前行的道路、旅途。诗人把“客”字放在全诗的第一位,说明此时诗人并不在自己的故土,而是以游子的身份客居他乡。远道而来的旅客们行走在郁郁葱葱的山外小路上,诗人的小船在盈盈绿水间缓慢前行。他虽然身在江南,可心系故里的羁旅之情,已不自觉地流露于字里行间。
接着,诗人写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阔”,表现了“潮平”的结果。因为春潮涌涨,江水浩渺,远远望去,就好似与两岸齐平一样,使得整个江面显得越发辽阔,乘船之人的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此时江面上吹来了凉爽的风,船帆顺着江风高高挂起,迎风而立。
这两句诗对仗非常工整,并巧妙地以“小景”来写“大景”。你可能很疑惑,什么是小景?什么又是大景呢?你看,诗人前一句诗的场景写得恢宏阔大,春潮上涨,江岸齐平,这是大景。可辽阔的江面上只有一只小小的帆船在顺风前行,这是小景。诗人用小小的帆船来对比广阔的江面,你可以想象一下,春来雪融,江水上涨,风吹孤帆,这样的景象何其壮观呀!
紧接着,诗人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春潮上涨,江面却风平浪静,诗人放目远眺,还能看见远处空阔的江岸,可见这是一个晴明的春夜。残夜,指夜晚即将过去。诗人孤舟扬帆,缓行江上,此时夜晚还没有完全消退,海上却已经升起了一轮红日。旧的一年也还没有结束,江上却已经显露出了春天的气息。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这两句看似在描写景物的变幻与时令的交替,但背后却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上的太阳在残夜中升起,将黑暗驱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严冬赶走。无论是黑暗还是严冬,它们都阻挡不住新生的力量。诗人的这两句诗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还透露出了一种乐观、积极、鼓舞人心的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站在船头遥望北固山。他已经在遥远的江南度过了又一个远离故乡的夜晚,并且即将在江南度过又一个远离故乡的旧年。这时,一群北归的大雁从天边掠过,如果你是诗人,会想到什么呢?
也许,你会触景伤情,潸然落泪。但是诗人不同,他看着天边的归雁,想着它们会经过自己的故乡洛阳,于是请归雁帮忙捎个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写给亲人的书信已经寄出了,也不知道会被送往何处。亲爱的大雁们呀!就劳烦你们路过洛阳时,替我送给家里的亲人吧!
最后两句诗将乡思愁绪贯穿到整篇诗文中。诗人没有想家想得哭哭啼啼、抓心挠肝,而是在这日夜交替、新旧更迭的巨大时空背景下,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用一首日记一样的小诗包裹起来,贴上一枚小小的邮票,寄给故乡,寄给多年以后的自己,也寄给了今天读到这首诗的我们。

妙语小指南

这首《次北固山下》篇幅不长,诗人只用短短的四十个字,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娓娓道来。你肯定很好奇吧,诗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很多同学在写文章的时候,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情感,要么叙事生硬,要么抒情干瘪,内容读起来总是很空洞。其实,抒情的方式有很多种,古代诗人最常用的就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比如,这首诗中,诗人抒发情感的方式就特别高明。诗人先用诗题中的“次”字和第一句诗里的“客”字表明自己身处异地的处境,那么就不难联想到游子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这是整首诗情感的开端,也是诗人对主题的暗示。
接着诗人描写宽阔的江岸和高悬的孤帆,这似乎并没有在表达情感。可仔细想来,小小的人,小小的帆,在空旷的江面上,在宽广的天地间,这种壮阔之余的孤独渺小,不正贴合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吗?
后四句,诗人用“残夜”和“旧年”写时间变化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再用“乡书”和“归雁”深化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归雁归雁,大雁都要归家了,诗人又何尝不想回家呢?
你看,诗人的情感从标题一直贯穿到结尾,每一句都有明示或暗示的字词传递着核心的思乡情感,这正是这首诗情感表达浓郁又自然的诀窍,你学到了吗?
趣事连连看

王湾生于河南洛阳,是典型的“北方汉子”。起初,他在郑州荥阳担任主簿,职位相当于县政府的秘书,负责管理文件与公章,并协助上司审理案件。
或许是他在工作时展现出了超高的文字水平,上司爱惜人才,便推荐他担任“编辑”,参与历代文学作品的编选工作,负责编校南北朝末期到隋唐时期的诗文集。一段时间后,王湾又因为工作出色,再度升官,成了洛阳尉。
当然,工作再忙,王湾也不忘偶尔出门旅行一趟犒劳自己。他喜欢在长江中下游的吴地和楚地之间漫游,尤其钟情于江南那婉约秀丽的山水美景。有一年年底的时候,他来到江苏镇江的北固山,见眼前这青山绿水,春意浓浓,不禁诗兴大发,感慨万千。
其实,在人才辈出的唐代诗坛里,王湾并不算很出名,他流传下来的诗作也少得可怜,但仅凭这一首《次北固山下》就足以令他流芳万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