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是孩子的常见病,会造成脾胃不足

孩子积食,会造成脾胃不足

孩子外感,用一些食疗的方法也可以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保护阳气。外邪来了,如果别的孩子没事,只有你的孩子感冒了,说明孩子的阳气不足。我一再强调,感冒过后一定要补脾,把阳气调理好。

在外感病的调理过程中,小儿推拿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经常给孩子捏脊,让孩子脾胃强健,就会少患外感疾病了,或者一旦患了外感疾病,适当地用一些方法调理,让经络通畅,也能使孩子恢复健康。大家有机会可以多学学小儿推拿,对孩子的健康有好处。

下面,我来讲讲还有什么情况能引起孩子的脾胃不足。

孩子脾胃受伤,身体气血运行不正常,就会阳气不足,通常这种情况是吃东西引起的,因为家长不懂得健康的道理。在古代,人们缺乏食物,孩子饿,就会瘦弱,可现在的孩子都是过度喂养,引起脾胃系统疾病的情况特别多,比如积食,很常见。

多吃五谷杂粮,也是在养脾胃

孩子积食后,我们一定要学会处理。稍微积食,就用焦三仙加炒鸡内金熬水,给他消一消,消完了以后再捏脊,就可以让他的脾胃恢复正常。平时还可以多吃点五谷杂粮,这是非常关键的。现在孩子吃的东西越来越精细,可是越精细的东西营养流失得越多。五谷杂粮代表了丰富的饮食结构和养分,吃蔬菜也是一样的道理。

现在的孩子饮食结构是肉食偏多,蔬菜偏少,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吃蔬菜,让他体会到蔬菜有多好吃。现在我们为了把肉做香,会加各种调料一起炖,口味调高了,可能就觉得寺庙里的饭没法吃、没味。可真的到寺庙里去吃了之后,就会发现每天吃得也很香,能体会到蔬菜真正的香味。

五谷杂粮

五味(指的是食物里自然的味道,比如番茄的酸)入我们身体的五脏,食物正常的五味是调五脏的,可如果你把口味调得特别高,往里面加花椒、大料这些中医里的药物,就是用各种强烈的药性来持续增加食物的五味,整个数值被调高以后,对身体反而没有好处,因为刺激太强烈了。比如,你的体内本来就有热,做菜又放了花椒、大料和各种辛辣的东西,那么你就会热上加热,这种辛味进入体内对身体就不好了。

现在,很多孩子的口味已经失常了,口味被调得特别高以后没法适应甘淡的味道,就不喜欢蔬菜了,觉得味同嚼蜡。我们要学会品尝甘淡的味道,品尝食物本来的味道,要调整孩子的饮食,多食用五谷杂粮、果蔬,少加点蛋白质,有点肉也可以,但是要保持肉本来的味道,尽量不要做得特别香。调整以后,脾胃正常了,身体才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