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黑暗中的启蒙霹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的白蛇传改写
人们对于白蛇传的接受,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变化。
从民初的两篇游戏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新观念的影响下为白蛇鸣不平。在轶池写的《白蛇控法海禅师禀》中,白蛇以法海教唆许宣伤害其性命为由,请求提起公诉。白蛇自述与许宣结亲以来,“卿卿我我,两好无猜,婢学夫人,深自敛抑”,她修炼虔诚,不会忘记许宣嘘寒问暖的深情,怎么会去伤害许宣?尽管其子中状元祭塔,犹不能因子贵而脱离幽禁,法海的行为也与佛门的慈悲相悖。白蛇请求提起公诉的依据是“新刑律”,期待“庶足申国法而拯蚁命”[1]。颍川秋水的《白娘娘反对重建雷峰塔议》写于雷峰塔倒掉之后,有西湖游客拾得白娘娘反对重建雷峰塔的宣言书,宣言书列举了反对的四点理由,其中便有破除迷信,违背民国人身自由的约法[2]。
1930年9月,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编辑出版《民间旬刊》,指铭在该刊物上发表了一些民间文学作品,如《河蚌精》《孟姜女故事》《小白龙》《许仙与白娘娘》等。在《许仙与白娘娘》中,作者开门见山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假道德、赞成真恋爱,为白蛇精鸣不平;而且期待读者通过阅读这一传说,表同情于白蛇[3]。开篇的这番话大约表明作者受了新思潮的影响,然而,作者的讲述不过是陈词滥调,并没有与传统的白蛇传有明显区别。作者从白、许游湖相遇说起,到白娘娘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儿子祭塔结束,将一个复杂的故事压缩为约4页纸的短篇,叙述极为简略,传统白蛇传中很多精彩的情节没能展开,表明了作者叙事水准的拙劣。作品还有“话本”的痕迹,如“读者不信,在下愿意……”“话说”“读者呀”等。作品有不少经不起推敲的细节,如白娘娘轻易能摄取银两,却又苦于本钱太少;白娘娘为了赚钱,竟然散毒使人们得瘟疫,于是趁机抬高药价,其行为丧心病狂,与作者所期待的为白娘娘鸣不平、争取读者的同情背道而驰。主题的游离、人物形象塑造的失败、叙事水准的拙劣大概就是当时这类民间文学所呈现的真实水准。这一民间传说要想大放异彩,显然还需要受过良好艺术熏陶的文人的精心改写。
“五四精神”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现代文明观念在思想贫瘠、社会黑暗的中国逐步扎根、成长。受“五四精神”冲击而觉醒的几位文学青年,以现代意识来诠释白蛇传,借这一古老的传说,热烈地抒发着内心渐渐苏醒的情爱欲望,传说在现代复活。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的白蛇传改写具有明显的现代意识,高长虹的《白蛇》、向培良的《白蛇和许仙》、顾一樵的《白娘娘》,具有表现主义戏剧的典型特征,剧本借白蛇传来宣扬现代爱情观念,批判了旧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响应了启蒙运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相当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