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病麒麟刘琦(1)

时间过的飞快,在沉思中,夜色降临,温度又下降了几度,刘琦不免又咳嗽了几声。小翠、小柳二人进入房中,为刘琦添上炭火,而后侍奉在一边,不敢出言打扰。

看向窗外的明月,刘琦心下不禁一声苦笑:综合格斗记录保持者,竟然成了一个病公子……

刘琦站起身来,抽出挂在床头的君子剑,简单刷了个剑花,惊的小翠、小柳双眸瞪大,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家的公子竟然能刷出剑花来?

前世的刘琦乃是一名综合格斗亚洲冠军,精通散打、柔术,对冷兵器也有所涉猎。在80公斤级别内,鲜有败绩。作为自小便在训练中长大的他来说,迅速的恢复身体技能,并不在话下。未来身在乱世,刘琦必须要有自保之力,故而让小翠去库房取来一杆腊枪和一些锻炼之用的石磨等物,用于锻炼。

先是活动一番筋骨之后,刘琦双臂搬起重约二十公斤的石磨进行上臂、平臂锻炼。只是无奈,这具身体的底子太薄,只得将重量降低至十公斤。即便如此,刘琦还是有些吃力。呼哧呼哧了练了两轮,便只得停下来休息。

喝了一杯茶水后,继续训练,也许是本体弟子薄,提升的效果非常明显。不过四五轮下来,便感觉到肩膀、腰腹的肌肉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小柳道:“长公子,听说明天麓山之上,有一个诗词会。大名鼎鼎的宋忠宋大学家,也会出席。并且据说,宋大学家在这次诗词会中,将会进行选婿。”

选婿?

宋忠,字仲子,荆州学派核心成员之一,以对经学造诣和对典籍的整理注释闻名,尤其擅长周易、春秋、太玄经的研究。他也是刘表幕府中的核心成员之一,同时又是司马徽、毋闿的好友,一同被刘表招募到襄阳,主持校订五经学书。

但是,历史上宋忠乃是弟弟刘琮的师傅。想来,明天这个诗词会,是蔡夫人为了把刘琮拜入宋忠门下吧。

两世为人的刘琦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到宋大学士这一层级,何须诗词会选婿?不过是一个噱头,而谁又会将自己嫁女儿的事儿弄成噱头了?

刘琦微微一笑,脑海里浮现出蔡夫人和刘琮的样貌,即便有你老母给你撑腰铺路又如何?在我面前,你终归是扶不起来的弟弟。

刘琦心中万千豪气,明天,便是他打响“北伐”的第一仗,也是彻底打响他刘琦名号的第一仗!

这一仗,是他刘琦难得的机会,也是他刘琦必须参加的理由!

因为蔡瑁、张允、蔡夫人的操控,刘琦已被排挤出权力中心,难以获得荆州核心的资源支持。如果说坐等良机,那未来只能是等黄祖死后,自己进入江夏,那时已完全失去扩张的机会,只能被动防御,更加难以吸引人才。所以,明天这个诗词会,就要打响自己刘琦这个长公子的名号!要把刘琮,彻底压住,以完全胜利者的姿态,将其彻底压下。而所谓的宋忠招婿,完全不在刘琦的考虑范围内。

“好啊,明天我们也去参加。”

小翠、小柳二人眸中闪出惊讶,她俩自有跟随刘琦,从未见过刘琦有过作诗作词的雅兴,怎么如何明天这种诗词会,都是各处才子聚集的地方,长公子何必要去参加呢?

二人表情早已出卖了她们内心的想法,刘琦呵呵一笑不置可否。次日一早,刘琦早早洗漱完毕,穿好衣物,腰间系上君子剑,配上父亲刘表早年间给的玉佩,手中握着玉摩挲一阵,心道:“父亲,今日之后,你便会看到我的能耐。我可不会像你这样,虽有血统优势,却难敌地方势力的操控,最终沦为乱世中的匆匆过客!”

出门后,却有一门客在两随从的陪同下,从马车上下来,笑意盈盈的拱手而拜。

此人约一米六身高,约莫四十岁左右,身形微微驼背,三样胡须带着文士帽,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记忆中,此人名唤伊籍,是自己父亲的部下。历史上他投靠刘备,成为蜀汉的重要文臣。说明此人有一定的能力,目前负责刘表帐下幕僚文书、外交等事务,因为出身山阳士族避祸而投奔荆州,所以与本地荆州豪族蔡瑁、蒯越的关系一般。

此人陈寿评价其为:机鉴先识,辩才敏达,忠贞不二,务实低调。也就是说,此人擅长应对突发外交事件,能够始终坚守士人气节,拒绝随波逐流。另外更偏向于执行者角色,很少参与权力争斗。历史上他在蜀汉编制了《蜀科》,为诸葛亮的“依法治国”提供了制度基础,影响了蜀汉的政治格局。

伊籍和自己关系一般,今日为何突然来到门前?

刘琦心下迷惑,却是满面笑容上前见礼:“刘琦见过伊先生。”

伊籍字机伯,兖州山阳郡人,颇得刘表重用。伊籍奉手道:“不敢,长公子,今日伊籍唐突拜访,还望见谅。”

刘琦奉手道:“还请伊先生家中稍坐,某将去参加宋大学士组织的诗词会,午时我便回来。”

跟在身后的小翠、小柳眉头微隆,长公子此言及其失礼,伊先生作为州牧大人帐下核心成员,如何不请人进屋里坐坐,竟是这版言语?和下逐客令有何分别?

刘琦心中却自有主张,说不定这伊籍就是蔡夫人安排过来稳住自己,不让自己参加诗词会的呢?

伊籍侧身做邀请状道:“长公子,何不一同前往?”

刘琦看了看马车,又看了看伊籍,心下微微一笑,道:“伊先生大才,莫非也要参加这等诗词会?”

伊籍微笑,不置可否,只是道:“今日主公也要前去,并让在下前来府门口等候长公子。”

父亲?

怎么父亲今天想起我来了?

“好,那便叨扰了。”刘琦应了一声,便率先上了马车。马车内陈设较为简单,可容纳三人,内里有一约莫一尺长的安度,上又多个竹简,半开半合着。刘琦刚入马车,便闭上双眸,如老僧入定一般,不再言语。

伊籍看了看身前的竹简,而后将其合起,嘴角微笑,也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