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想纳税都没资格

陈凯明显察觉到,三人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再是之前高高在上了!

“国家不是定下‘改革开放’方针么,要‘以建设经济为中心’,我就响应国家号召。”陈凯淡笑道:“大家不是都在说么,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就算是从事个体工商户,那也是为民服务!”

三人心中都一阵无语,只觉得世间竟然有这么傻的人。

这才不到四年时间,一切都还没有定论,反对的声音一直都存在,甚至力量还很大。

这种事,冒的风险可是巨大。

前年12月11日,第一个合法合规的个体工商户可才刚开始。

谁知道,什么时候,这一块就属于被禁止的呢。

“你从事哪方面的生意?”短发中年女子问道。

“自行车修理、摩托车和汽车修理、自行车制造。”陈凯说道:“我打算申请三张营业执照。”

“摩托车和汽车修理,这可是只有修理厂才干得了,你能修理摩托车和汽车?”短发女子道:“对了,我叫黄红丽,我得跟你说,要申请营业执照,可不能随意申请自己不会的。”

“我可是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怎么可能不会修理摩托车和汽车。”陈凯这时候继续扯虎皮:“这段时间,工业厅和国防管理办公室的摩托车、汽车,都是我修理好的,打个电话问一下就知道。”

“这两个单位的摩托车和汽车都找你修?”中年人惊讶道:“我叫林援朝,我可是有认识的人在工业厅!”

“工业厅的陈飞知道吧,可以直接打电话过去问他!”陈凯道:“国防管理办公室,则是李斌李主任!”

三人看到陈凯信誓旦旦的样子,不由得信了几分。

“你还会制造自行车?这事可是有自行车厂制造的。”林援朝皱着眉头。

“当然会制造自行车!”陈凯点点头:“可是没有文件规定,个体户不能造自行车啊,难道自己制造自行车自己用,还不行么?”

三人一听,顿时无语了。

自己制造自行车,自然可以,可问题有人会制造自行车么?

没有材料,没有机器,怎么制造自行车?

可是偏偏又说不了什么。

黄红丽忍不住提醒:“陈凯对吧,我得提醒你,根据最新文件,个体工商户正常只能雇佣两个人做帮手,你这个最多不超过五个学徒。”

黄红丽指了指桌子上一份文件。

陈凯一看,这是刚刚印发的一份文件——《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政策规定》。

上面有关于“个体经济”的定义,里面有对不同情况的帮手规定人数限制。

正常是个人经营或者家庭经营,比如卖猪肉、卖鸡鸭肉之类的。

雇佣人的话,需要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请一至两个帮手,至于像陈凯从事的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最多不超过五个学徒。

陈凯看到这份文件,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按照这里面的规定,他要是申请三张营业执照,那么每个厂五个学徒,那就是十五个学徒,可以做很多事了。

“我这符合条件啊,我现在刚找五个学徒!”陈凯说道。

“这件事必须跟你说清楚,我们会定期有人去检查的,一但违背规定,就会进行处罚。”林援朝道:“其实以你的条件,可以去很好的单位。”

个体户,在正常人眼里,可不是什么让人羡慕的职业,甚至会让人有些看不起。

拿着国家铁饭碗的,才是真正让人羡慕。

林援朝就不明白,陈凯为何金饭碗不要,偏偏选择乞丐的破碗。

“欢迎随时来检查!”陈凯笑道。

随后,就是填写各种材料。

填写完材料,就代表着正式申请,至于营业执照能不能下来、什么时候下来,那就不清楚了。

交了60元,黄红丽在跟陈凯说着要注意事项。

最重要的就是再三提醒,学徒不能超过5个。

超过5个,那就不是个体工商户,问题就严重了,甚至是需要去吃免费饭。

“前年开始要求要交个人所得税,年收入,月收入超过800元就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同的月收入,缴纳的税率不同!”黄红丽说着忍不住吐槽起来:“这个人所得税,也不知道上面的人怎么想的,月收入800元,我一年收入都不到800元。”

“可不能这么说,前年不是听说三个月个人所得税,就征收到16万嘛,今年一整年,说不定就有100万!”另一个长发女子笑道。

陈凯露出意外之色。

这个时候就有个人所得税?

还有个人所得税起征点800元,这又是什么鬼?

这个时候,大家穷得跟鬼似的,平均年收入都不到800元。

“100万又如何,都不够征税人员的工资!”黄红丽吐槽着,不过还是提醒道:“要是收入超过800元,记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不然的话被查到,最多可以罚500元。”

“知道了!”陈凯笑了笑。

再了解一些,陈凯心中暗自感慨。

像他们这样的,收入是没资格称为工资的,这时候的工资专门指政府、事业单位、国营厂等工作人员的收入,至于陈凯他们这些人的收入,是叫做劳务报酬所得。

个体户,现在还很少,想纳税都没有纳税资格。

现在纳税的,是各个工厂,是针对企业的。

他们只是个体工商户,没资格叫企业。

个体工商户,就是这么不起眼!

陈凯又了解一些政策性的东西,此时他才知道,除了国营厂之外,外资企业、港资企业是可以开工厂的,还有各方面的优惠。

当然这部分主要是在鹏城,鹏城是特区,也是试点,至于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可以忽略不计。

陈凯刚刚到大门口,就被一个人拦了下来。

“你好,我是《羊城晚报》记者庞歆然,可以采访你一下么?”

陈凯露出意外之色,不由得打量了一下这人。

眼前是一个年轻女子,一头齐肩短发显得很干练,偏偏又很年轻显得稚嫩,估计是刚毕业的学生。

“你好,你想采访什么?”陈凯伸出手。

庞歆然有些意外,不过还是伸出手,握手一下。

此时庞歆然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些好感,陈凯表现出来的气质,显然不是普通人。

甚至可能是放暑假的大学生!

只是陈凯略显黝黑的皮肤,又有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