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羊城晚报》专访(求收藏 追读)

“你好,我叫陈凯,清华大学1977级学生,刚刚毕业!”陈凯自我介绍。

庞歆然的大眼睛瞪得大大的,她没有想到,陈凯竟然是大学生,而且还是清华大学的。

不是在校生,而是刚毕业的,和自己同届。

“庞歆然,京城传媒大学77级学生。”庞歆然也自我介绍:“今年分配到《羊城晚报》,今天是我第一次单独出来采访。”

陈凯看着庞歆然带着一个老式照相机,还带着一个布包。

“我们两个在这里,也不合适,找个地方坐下来,如何?”陈凯微笑道。

美女采访,陈凯总是愿意配合的。

虽然没有化妆,纯素颜,但是看起来依旧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庞歆然此时,对陈凯充满着好奇。

她很好奇,陈凯毕业分配到哪个单位,今天又怎么会来工商局。

两人来到工商局一个地方,这里比较阴凉,不会那么热。

没有正式采访,而是闲聊。

两人之间陌生感很快消失,一个心中好奇,一个有意交朋友,气氛相当欢快。

“陈凯,你真厉害,被破格参加高考,还能考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庞歆然一脸敬佩:“我可是才刚刚能上京城传媒大学。”

两人的高考分数,相差两百多分。

这简直是降维打击。

“对了,你今年毕业分配到哪个单位?”庞歆然眼中充满着好奇。

“我拒绝了分配,自己下海拼搏!”陈凯微笑道。

“你拒绝分配,自己下海拼搏?”庞歆然愕然,好似想起什么:“等等......”

庞歆然努力回想,终于想起来:“原来是你,拒绝公费留学,拒绝去部委,自己制作自行车.....”

“哦?你怎么知道?”陈凯惊讶地看着庞歆然。

两人以前可不认识,京城传媒大学距离清华大学可是挺远的。

“你的事可是传得沸沸扬扬,我听说了。”庞歆然没想到,竟然这么凑巧。

庞歆然眼中闪烁着异样光芒,“陈凯,我能给你做个专访吗?”

陈凯的事,可是充满争议,很值得做一个专访,一定很有新闻价值。

“可以啊!”陈凯笑着说道。

庞歆然整理了一下衣服,让陈凯先配合着拍了几张照片。

然后才开始正式专访。

“陈凯,你好,我是《羊城晚报》记者庞歆然,很高兴你能接受我们的专访。”庞歆然说着,笔已经在本子上刷刷地写着。

陈凯道:“我很荣幸!”

“......前段时间,你拒绝公费留学名额和包分配,选择下海,引起很大的争议,是什么原因让你做出这样的选择?”庞歆然眼中带着一抹好奇,她也想知道原因。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决策,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拂大地,个体经济已经比以前活跃起来,成了国家经济的重要补充。”陈凯侃侃而谈着:“这是一个新时代,发展经济必然是重中之重,我有一个梦想,造车的梦想,我想用自己的双手拼搏,努力去实现造车的梦想,所以我选择下海......”

陈凯自然不会说,自己有金手指。

金手指,是他最大的秘密,哪怕是最亲密的人,他都不会说一丝一毫。

“听说你是要去鹏城的,现在为何还没有去?”庞歆然问道。

“我了解了一下,特区也不是想去就去,得边防通行证,办理这个边防通行证很麻烦,得三五个月才能办下来,总不能干等着吧,所以只好先在羊城干点事。”陈凯说道:“今天我就是来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的。”

“营业执照?你现在是个体户?”庞歆然好奇。

“是的,现在是工商个体户,从事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维修以及自行车制造。”陈凯点头。

“现在大部分人看不起个体户,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不怕被人看不起吗?”庞歆然问到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

“个体户也是和大家一样,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民富国强,没有什么好丢人的!自古以来,无农不稳,无商不富,这是历史规律。”陈凯不以为然。

老老实实地当打工人,在接下来激情澎湃的时代里,是无法致富的,只能养家糊口而已。

真正能致富的,还得是个体户和商人。

现在被视为铁饭碗的国营厂工人,用不了几年,国营厂就会陷入困境,甚至工资发不出来都是很正常的事。

就像现在,其他人都还在鄙视个体户,可是个体户却率先发家致富。陈凯一天赚的钱,甚至等于普通人一年赚到的钱。

他甚至可以带着他的亲戚,同样发家致富,改变他们的人生。

一个月50元在陈凯看来,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已经是高薪了。

刚进入政府单位的办事员,一个月工资才36~45元。他的那几个堂兄堂弟、表弟,收入都比他们高了。

当然,社会地位的话,那没得比。

庞歆然感受到陈凯那种强烈的自信,不由得看得有些痴了。

自信的男人,总是有别样的魅力。

随后,是一些话题,但是尖锐性就没有那么强了。

“庞大记者,到饭点了,一起吃个饭呗。”陈凯看了看时间,对着庞歆然发出邀请。

“行啊,你接受我的专访,我请你吃饭。”庞歆然道。

这次的专访,充满着新闻价值,甚至陈凯很多观点,让庞歆然眼睛一亮。

她相信这专访成稿,一定可以通过主编审查,登上《羊城晚报》的。

“我请你,我是羊城本地人,你是苏省的,让我有机会尽地主之谊。”陈凯笑道。

“那行吧!”庞歆然迟疑了一下,点头道。

两人骑着自行车,离开工商局,到了附近一家饭店。

衣食住行,现在大部分个体户,都是在衣、食这两方面。

点了一份鱼,一份青菜,一份汤,两人一边聊着。

没多久,就上菜了。

陈凯不得不说,这个时代虽然在调料上不尽人意,摆盘也不好看,但是量却很足,也很新鲜。

最后结账的时候,竟然都不需要两块钱。

一块四毛钱!

老板还一脸开心着,说着各种好话。

吃完饭,两人就分开了,陈凯也回了厂里。

现在机器有了,得想办法搞到材料。

钢材、铝材等,还得是从国营厂想办法,因为想从市面上买,根本就买不到。

或者说,没地方买!

没有领导的批示,你拿着钱去国营厂买,人家连大门都不让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