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有着几辆自行车。
每个人正拆着一辆自行车在研究着。
虽然陈凯是当师傅,不过他可不会随时盯着,手把手的教,而是让他们自己去研究自行车。
这几辆自行车,属于比较老旧的,问题比较多,而客户又舍不得卖,只想看能不能修。
陈凯便用来给几人作为练手。
要修自行车,自然要对自行车各个位置、功能熟悉。
不熟悉,根本别想着修理自行车。
遇到问题,自己想了还是想不明白,才可以来问陈凯。
“表哥,我就不明白,这链条拉动慢,为什么要加机油?加了机油,就能拉动快?”刘军一脸疑惑。
“机油,可以起到润滑油的作用,润滑链条和齿轮部位,减小摩擦力。”陈凯说道。
自行车,一些位置是要定期用润滑油润滑一下。
“那我这怎么办,平衡杆都弯曲要断了!按我说,这辆自行车就应该报废掉。”陈跃民一脸苦恼。
他拆卸的这辆自行车,已经很老旧了,属于都应该报废的那种。
“我也认为它应该报废,可人家不是舍不得么!”陈凯撇撇嘴,他巴不得这辆自行车报废,他按照废铁价格回收,搞一下就变成新的,轻易就可以出手。
“你们好好研究研究,多动动脑子,尽快学会,就可以出师了!”陈凯说道。
洗了把脸,陈凯便到一边去午休了。
......
《羊城晚报》报社,此时人颇为不少。
作为1957年创刊的,《羊城晚报》是共和国成立后开办的第一张大型晚报,同时也是粤省最重要的主流报纸。
庞歆然回到报社,便开始写专访稿。
虽然是今年分配到《羊城晚报》,不过庞歆然已经超过不少人,她现在可是干部身份。
《羊城晚报》的行政级别,可是不低,司厅级单位。
庞歆然按照专访的格式,整理着稿件。
写完稿件后,庞歆然前前后后又看了几遍。
修正错别字,修正句子不通顺的。
作为想要登稿的专访稿件,要求是很严格的。
再三检查,无误后,庞歆然露出满意之色,向着总编办公室而去。
“咚咚咚~~”
庞歆然敲了一下门。
“进来!”苍老的声音响起。
庞歆然进门,办公室里面是一个老人,戴着眼镜正在审稿。
“吴总编,这是我写的一篇专访稿件。”庞歆然恭敬地道。
对于这个老人,庞歆然很尊敬,这是一个新闻界的老前辈,是《羊城晚报》创始人之一,按理说是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可是还依旧坚守岗位,继续发光发热。
没办法,现在逐步走上正轨,各行各业都缺人才,报社也不例外,都得指望着吴总编带着往前发展。
“专访?对谁的专访?”吴总编头都没有抬。
《羊城晚报》是粤省最重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是什么新闻都可以上《羊城晚报》的,更不要说是专访。
庞歆然是今年分配到报社的,被当作重点培养对象,但是说到底,还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
庞歆然道:“吴总编,是对陈凯的专访!”
“陈凯?”吴总编微微皱起眉头,露出思索之色,在想着张凯是谁:“哪个单位的领导?”
庞歆然道:“吴总编,陈凯是羊城人,清华大学1977级的,中考满分被破格允许参加高考,被清华大学录取,今年刚刚从清华大学毕业。”
“今年毕业前,陈凯拒绝公费留学和工作分配,选择下海,在京城引起很大的轰动和争议,他还设计了一款自行车,很受学生的欢迎。今天我去工商局,想要了解一下个体工商户的情况,好写一篇关于个体工商户的新闻,刚好碰到陈凯,他开了个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修理厂,以及自行车制造厂,今天去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庞歆然介绍了一下。
“我觉得陈凯的事,很有新闻价值。”庞歆然对此充满着信心。
吴总编露出惊讶之色:“现在年轻人这么特立独行?”
“专访稿拿给我,我看一下。”吴总编说道。
庞歆然将手中的稿子拿给吴总编。
只有经过总编同意,才能在《羊城晚报》上刊登。而这稿子经过总编同意后,定在哪个版面,才会进行排版刊印。
吴总编拿着稿子,看了一下新闻标题——水木高材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经济建设成个体户。
随后,从头到尾看了起来。
刚刚好一个版面。
吴总编拿起眼镜,擦拭一下,又戴上眼镜,再次看了起来。
良久,吴总编拿起钢笔,刚要在标题处写自己想的标题,后面想了想,便停笔了。
这个标题,也是可以的。
“安排在头版。”吴总编道。
庞歆然心中一喜,她原本觉得能放在后面的一个版面就很不错了,没想到吴总编竟然决定放在头版。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报社,很多人都很是诧异。
庞歆然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才参加工作没多久,第一次单独出去采访,写的新闻稿竟然过审,而且还要放在头版。
要知道,很多记者,从事行业十年,都不一定能有一篇新闻稿能上头版。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暗暗猜测,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篇专访,竟然能刊登在头版。
“吴总编真是偏心,庞歆然一个丫头片子,能写出什么好稿子,能刊登在不起眼就很不错了,现在竟然安排在头版。”有个记者愤愤不平地对着自己同事说道。
“没办法,人家长得漂亮,嘴又甜,讨人喜欢。”同事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们报社啊,天大地大,总编最大,都快成了一言堂。”
“报社是公家的,不是吴总编家的。”这个记者撇撇嘴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免不了斗争。
反对吴总编的,也不止一个两个。
特别是吴总编的立场和做法,更是遭到一些人的不满,甚至是嫉恨。
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可是还没有彻底成为定论。
很多人都在暗地里蓄势,积蓄力量,只等着一个契机,搞倒吴总编。
斗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而现在,仿佛看到了一些机会,一旦被抓住重要把柄,那么就可以发出致命一击。
文人的笔,可是杀人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