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共语道学

——关洛学派的形成及其关系争鸣

在北宋庆历以后的学术创建活动中,张载所创的关学属于当时濂、关、洛、涑水、新、蜀六大学派之一。在这六大学派中,如果稍加甄别即可看出,王安石所创的新学虽推尊孟子,且以《周官新义》开道,但其实际关怀则在时政尤其是财政方面,这正是关洛二系批评他的根本原因。因此,从学术形态来看,王安石可属政事之儒。与王安石政治上相对立的司马光,所开创的涑水学派则偏重于史学,实亦属于政事之儒。三苏的蜀学虽与二程洛学对立,一度形成洛蜀党争,但其学精神上既属道家又主要以文辞彰显,因而要将其算在儒学范围,也只能属于辞章之儒。至于周敦颐所创的濂学,虽然他被后世尊为道学之祖,但周敦颐在当时影响不大,无论是政治还是学术影响,都远在张载之下。虽然二程曾一度从学于周敦颐,但从二程的回忆中也可以看出,周对理学的影响远比张载要小。这样,就对理学的实际作用而言,当时的六大学派,实际上也就集中在关洛二系。张载、二程及其弟子、门人们,正是在自觉不自觉的形上讨论中,奠定了其后宋明理学思潮发展的话语、范畴系统,成为理学的真正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