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诗章》现代主义风格的研究现状及其他

对任何事物的研究,文献梳理工作不可缺少。在古代中国,“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篇第三》,语出儒家学派宗师孔子:“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的意思是说,“夏代的礼,我说得出来,可是它的后世杞国不足以作证明;殷代的礼,我也说得出来,但是它的后世宋国不足以作证明。这是因为这两国的历史文件和贤者都不够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历史文件和贤者,我就可以引来作证明了”[1]。文献梳理条分缕析,“历史文件”和“贤者的观点”亦做到了然于胸,后续研究及相关学术判断就会水到渠成。孔子编纂《春秋》、修订“六经”,司马迁编著《史记》,刘向编定《战国策》,班固修撰《汉书》……历代先贤率先垂范,鞠躬尽瘁,在文献梳理及阐释方面皆用心良苦,方有传世之作。我们开展《诗章》现代主义风格的研究工作,亦必须师法先贤、毕恭毕敬,才可能有锱铢之功。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云:“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一家之言”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先应该对《诗章》现代主义风格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然后讨论《诗章》现代主义风格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