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可以期望伴侣做出改变吗

“真正心理健康的人知道自己存在缺陷。”

受文化环境的影响,你形成了“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的观念,你也喜欢和对方说,“我不想你为我改变什么”。在热恋期,对方口中的“我不会让你为我改变什么”无疑是最浪漫的甜言蜜语;而当激情逐渐消退的时候,你会向对方发出痛苦和失望的质问,“你为什么接受不了现在的我?”

当一段感情走到终点,你可以说原因是对方想让你改变,而这样的说辞往往也会得到旁人的同情。

这听上去似乎合情合理,但如果你能抱着谦虚的心态仔细想想人类的本质,你就会发现这不一定完全合理。人类是一种焦虑、破碎、盲目、迷茫、进化不完全的灵长类动物。几乎每个人都是疯狂(不带任何贬义)的个体,不同的童年经历塑造了不同的性格。在面临一系列转变时,你可能会反应过度或是反应迟钝;你可能有时不能把握现实的关键;你可能会误解别人的意思;你对未来感到迷茫;你可能做出很多糟糕的判断,并且面对问题时常常不知所措。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依然坚信自己不需要做出任何改变,而对方应该无条件地爱你的一切。如果对方希望你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变,你就会生气——这既傲慢又类似无理取闹。既然人性的本质就有缺陷,我们怎么能不努力改变和完善自己呢?我们怎么会不为曾经幼稚的自己而感到尴尬呢?如果别人提出了善意的建议,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

因此,是时候重新审视“健全的成人”的定义了。一个健全的成人不会因为别人的善意提醒而生气,而会把它当作提升自己的契机。一个真正的成人知道自己需要不断成长。真正心理健康的人知道自己存在缺陷(我们都有缺陷)。相反,那些固执地认为自己不需要改变的人,才是最需要改变的人。当你出于好意提醒他们时,他们会大发雷霆,丝毫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将矛头指向你,认为有问题的是你。

不过,当你希望对方做出改变的时候,你还是要以友善和成熟的方式提出来,而不是蛮横武断地要求他必须改变。本章所探讨的主题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即你与伴侣彼此相爱,同时你希望他能以特别的方式成长。例如,你希望他学会少说多听,能够更脚踏实地,更关心你一点或至少能向你解释为什么他不关心这个方面,能够更好地处理和你的性生活,能正视自己的过去及其对现在造成的影响,学会自我消化情绪,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有些上瘾并积极寻求帮助,能够认可你的工作,在你的领导和同事面前给你尊严,在你的朋友、孩子面前维护你的形象,做到忠诚、善良、放松、注重当下……

这些对他的期待与爱的表达不完全一致,其实是爱的作品。感情关系应该是一间教室,在此我们互为良师,彼此支持和怜悯,从而成为最好的我们。感情关系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洞穴,不应该让双方忍受彼此最糟糕的一面,也不应该让一方默默地因对方带来的困难而受折磨。你可以试着用最友好、最成熟的语气询问对方:“你希望我做出什么改变?”爱人之间最浪漫的事不是互赠礼物,而是接受彼此的建议,并诚恳地回应,“我如何改进会让你更开心?”

一段足够好的关系应该让双方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缺陷。对方希望你有所改变,并不是冷酷无情的表现,而是说明对方很在意你。合适的伴侣不是没有任何缺点的人,而是勇于超越自己的人。更进一步说,如果你的伴侣拒绝做出改变,并认为你的提醒是对他的冒犯,那你就要好好考虑是否继续这段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