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天祚帝的抉择

应州行营内,烛火摇曳。

萧迪六风尘仆仆地跪在帐前,汗水浸透了衣背。

他刚从夏军大营疾驰一百二十里赶来,战马都已跑废了两匹。

“陛下!金贼主力已至奉圣州!”萧迪六的声音带着颤抖,“夏人哨骑亲眼所见,黄龙大纛高悬,军势不下五万!”

五万金军,纯粹是萧迪六瞎说的,但金国皇帝出征,不可能只有几千兵马,五万是保守数据了。

当然,算女真精锐的话,两三万,顶天了。

“哐当——”被连夜叫醒的天祚帝,刚刚吩咐人倒了一杯酒提提神,结果手中的金杯跌落在地,琼浆泼洒在织金地毯上,洇出一片暗色。

帐内诡异的安静,只听得见烛芯爆开的噼啪声。

枢密副使萧特末最先反应过来,急步上前:

“陛下,金贼这是要断我东进之路啊!”他粗糙的手指在地图上重重一戳,“奉圣州扼守居庸关西口,若被堵住……”

辽军还能冲过居庸关么?

“朕难道不知道吗?!”天祚帝突然暴喝,额角青筋暴起。他猛地掀翻案几,羊皮地图飘落在地,烛台滚出丈余,火光在羊毛毡上跳动。

耶律马哥暗中扯了扯萧特末的衣袖,上前半步:

“陛下息怒。

依臣之见,金贼虽众,但夏军新胜,士气正旺。不如……”

“不如什么?”天祚帝阴鸷的目光扫来,“让朕像丧家之犬般北逃?”

夜风卷着沙粒拍打帐幕,远处传来战马不安的嘶鸣。

马哥及时的闭嘴了,皇帝张口就是逃跑,他压根不是这个意思。

但他瞥见皇帝攥紧的拳头正在发抖——那上面还沾着方才泼洒的酒液,在烛光下像凝固的血。

“陛下。”萧特末深吸一口气,“夏军虽胜,但李仁爱明言已折损过半。此刻若强行东进……”他故意顿了顿,“不如先与夏军合兵一处?他们已经夺得了西京城,好歹有个屏障。”

“合兵?”天祚帝突然大笑,笑声中却透着凄厉,“朕带着数万精锐,反倒要去跟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合兵?”天祚帝已经口无遮拦,他起身上前,一把揪住萧特末的领口,“你收了夏人多少好处?”

帐中将领齐刷刷跪倒。

耶律慎思膝行上前:

“陛下明鉴!萧都统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啊!夏军如今驻守西京城,正好可为陛下牵制金贼侧翼……”

其实是阻挡金贼锋锐,但跟皇帝说话,你得说的客气点。

天祚帝松开萧特末,踉跄着退后两步。他望着帐顶垂下的狼头装饰,那对镶嵌红宝石的眼睛正冷冷俯视着他。恍惚间,他想起上京陷落那夜,宫檐上的铜铃也是这样叮当作响。

守城?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守不住的!

东京、上京、中京、西京,哪一个守得住了?

进了城,才是关进了牢笼,叫金贼拿捏!

天祚帝的眼睛眯了又瞪圆,瞪圆又眯上,道:

“这是——夏人的消息?”

萧迪六连忙道:

“陛下,我大辽精骑,也可去查探一翻。”

萧特末道:

“数百里地,精骑一去一返,又耽搁两三日。

陛下,事急矣!当速速决断,是东进突破奉圣州,还是……”他咬了咬牙,“还是转道阴山迂回。”

迂回,其实就是撤退。

夏军什么成色,被他抛出的诱饵吸引,打成那个惨样。

辽军什么成色,他最清楚,肯定比不上夏军的,何况现在是阿骨打亲自出征,怕是夏军也要暂避锋芒,遁逃了!

天祚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东进,意味着,很可能,真的要跟阿骨打硬碰硬!

他这四万大军,抵得过对方么?

他看向耶律马哥,马哥羞愧的低下了头,看向耶律慎思,慎思也低下了头,以及目光灼灼看着他的萧特末,其实大家的态度,很明白了。

天祚帝长吁一口气,连背也微微弯曲了下来,不死心道:

“还是要派出哨骑打探清楚,朕那驸马……夏人也许看错了呢?”

“陛下!”耶律马哥突然提醒道:“我军辎重繁多……”他虚指着帐外,彷佛无尽的粮车队伍就在眼前,“那些新征来的粮秣资财……”

这句话像火星溅入油锅。

天祚帝眼中陡然迸出凶光:

“对!这些都是朕的!”他疯狂地拍打着案几,“传令!把所有粮秣资财,明日寅时开拔,先行转进!朕的大军东征,可离不开这些!“

……

帐外突然雷声大作,一场暴雨倾盆而下。雨幕中,传令兵奔跑着呼喊各营将领。被惊醒的士兵们茫然钻出帐篷,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命运。

大同府,在雨夜如同蛰伏的巨大怪兽,早已成了一座巨大的营寨,里面挤满了东面、南面抓来的牧人、牛羊。

而城内的居民,更是被夏人第一波就迁走了!

他们要逆着饮马河北上,转移到夏军来时的丰州、云内一带。

金军撤退之后,夏人就没想着占据这样的城池,在李仁爱的驱使下,忙着迁移人口,物资,在大同府周边到处勒拿牧人为奴。

就算天祚帝责问起来,李仁爱也理直气壮,不迁走,留给金贼不成?

再说了,辽国嫁了秦国公主,不给陪嫁的么?

辽国不给,他李仁爱这会也不是外人,直接自己动手“取”嘛!

雷声在云层深处翻滚,像战鼓碾过夏军大营。李仁爱掀开帐帘,一道闪电劈开浓云,照亮了天地间淅淅沥沥的小雨。

天色将明,雨水小了!

他心头这才略微有点放下。

大雨对迁移,影响太大了。

而夏人又在抢时间。

夏日的雷雨,来的猛烈,去的迅疾。

天色刚刚泛白,勤奋的弓骑已经驱使着捕获的牧民、牛羊上路了。

他们这么勤劳,因为这些牧民,很多已经是夏人的奴隶,很多将成为他们的奴隶,只要他们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立下功劳。

所以他们的鞭子甩的噼里啪啦直响,但不会有人真去抽打牧人,打坏了,怎么办?

但哪个牧人不长眼,想要逃跑的话,他们的套马索、弓箭,可不是吃素的,那时候,就能狠狠的抽打一番了!

李仁爱踏上西京城墙,远远看着最后一波迁徙大军深一脚浅一脚的踏上西行归家路,心头好受了许多。

夏人这番大肆掳掠,迁移大同府周边大大小小部落23个,七千余帐,加上西京城内的上万民众,差不多5万多人口!

不掳掠更多,单纯只是因为时间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