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娥皇女英
- 不一样的三国,从大夏太子开始
- 黑白肉
- 2255字
- 2025-07-04 07:56:02
秦国公主耶律斡里衍的车驾,终于快追上了先行撤离的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
或者说,饮马河之战后,耶律余里衍第一时间跟着伤残夏军,撤离到丰州城——这里将成为夏人抵抗金人的前哨基地。
至于前哨站,则是夏人刚刚修建的,位于大青山(阴山东段)和蛮汉山之间的金河(大黑河)谷地的,汉代定襄郡武要县城。
武要县城由两部分组成。
西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70米,城墙高8米,建有马面12座与角楼4座,东城为北魏增建区域,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50米。历代以来,一直为军事驻地。
只是辽人不经事,萧特末又与李仁爱私下有约,叫李仁爱轻松拿到了手。
金军想要从这里西进,这处谷地,就是夏人为金人挑选的战场。
金人远道而来,怕是连攻城器械都没有,下了马跟夏人斗?
论守城,夏人除了不是宋军对手,还真看不上金辽!
金人不从这里走?
往北,就是大青山,北面的夹山地带,跟迷宫一样,天祚帝躲在这一带,金人怎么都找不着的那种。
往南,就是从朔州绕道,北上参合陉,穿越蛮汉山,从东南方向杀入丰州城了。
参合陉,战国时期,为赵国经略漠南的交通要道。唐代更名为白狼关,北宋改称牙狼关,明代因军事防御需要改名杀胡口,清代康熙年间定名杀虎口。
特别是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
历史上的“走西口”,就是走的这里。
天祚帝的辽军南下绕道东征,走的也是这里。
这个通道,都在山区!
李仁爱派遣曹荣带领本部一营精骑,一营铁骑,外加一营步跋子,在杀虎口附近蹲守,接应溃败的辽人。
是的,李仁爱已经断定,天祚帝不遇到金人则已,一旦遇到,铁定大败。
甚至可能不战自败!
饮马河之战,李仁爱大军仅仅对上斡离不的三千金军,就惨烈成那样了,辽人这群仓促成军的家伙,能有夏人的战斗力?!
不可能的!
就算辽人战斗力可以,但天祚帝敢像李仁爱一样身先士卒?
不可能的!
曹荣的队伍也不需要跟金人对抗,保护住溃逃的天祚帝,就算任务完成了。
天祚帝这次如果大败,李仁爱就会趁机把天祚帝挟持了,让辽帝做个汉献帝那样的人物,好让李仁爱挟天子以令诸侯。
很多辽境部落,还真就认天祚帝的名头,你说咋整!
夜雨渐止。
大帐内,烛火摇曳,蜀国公主余里衍哪里睡得着?
她跟着伤患一起退守丰州城,得益于母亲的忧国忧民和聪明才智,夏国损失有多惨重,她再是清楚不过。
在丰州,她更是多次亲自出面,配合夏人,跟当地官僚、部落打照面。
丈夫的野心,她多少是知道的,但那又怎样?
她的母亲被父亲赐死了,哥哥被父亲赐死了,大辽对她还有什么意思?
丈夫能鲸吞辽国的话,她不但不会反对,还会大力支持。
每当忙碌间隙的闲暇,她就会不自觉的思念丈夫,他在外面还好么?以及,丈夫的那两个女书记官,是不是在丈夫身下辗转承欢?
这并不是她胡思乱想,丈夫年轻气盛,却对她彬彬有礼,如何才能阴阳调和?两个女书记官,可是汉家的歌姬,那就是两个狐媚子啊!
作为名正言顺的太子妃,她倒不会嫉妒,只是担心,狐媚子提前诞下皇子,以后会不会跟父皇的宠妃,萧贵哥一样?
萧贵哥,奸臣萧奉先的妹妹,萧奉先为了推动亲外甥秦王上位,谗害了母亲文妃,哥哥晋王,可以说,没有萧奉先,大辽也不至于此。
外面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溅起“啪啪”的泥水声。
公主与侍女连忙起身,就听帐外护卫大声道:
“禀太子妃,刚刚接到通传,秦国公主车驾,已经到了武要城!”
公主和侍女面面相觑,秦国公主?什么鬼?
侍女帮公主穿好衣服,方去掀开帐帘,雨丝斜飞进来,夹着一股清新的空气。
余里衍正色道:
“秦国公主?哪里来的公主?”
护卫也不甚清楚,这是天祚帝新封的女儿,他们哪里得知?而李仁爱也没想起来跟妻子提前报备一声,毕竟连他自己,也是被天祚帝的赐婚打了个措手不及,他还忙着搜刮大同府的人马资粮呢。
所以萧迪六带着秦国公主车驾来到西京城之后,李仁爱甚至见都没见,直接安排人将秦国公主车驾送往大后方。
看护卫也不甚明了的样子,侍女连忙小声道:
“何人来通传的?”
余里衍直接摆摆手,道:
“备车,武要城也不远,孤亲自去一看便知!”
……
余里衍坐在摇晃的马车里,指尖无意识地绞着绣金裙角。
雨后的泥泞道路让行进变得缓慢,却正好给了她梳理思绪的时间。
她心情有点复杂,备车的功夫,她也找来通传的使者,算是了解清楚了——
她的父皇,封了妹妹耶律斡里衍为秦国公主,要她与妹妹效仿娥皇女英故事,二女共侍一夫。
“斡里衍……”
她轻声念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记忆里,那个喜欢跟着她乱跑的小丫头,如今竟然也被父皇当做筹码,塞进了丈夫的寝帐!
可是,父皇难道不知道,正是斡里衍的舅父萧奉先,谗害了她的母妃、亲哥、姨父、舅父……么?
父皇对她,可真是不管死活,只管有没有用啊!
但父皇注定要失算了!
她的丈夫,夏国太子,她虽然相处不久,但已然有几分了解,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她摸到发间李仁爱送的天鹅玉簪时,指尖又渐渐回暖。
丈夫在饮马河畔血战的模样浮现在眼前——那个少年大帅,宁可直面金人铁骑,也不肯让她涉险。
若他想要斡里衍……
余里衍突然露出一抹笑意。
那就让妹妹明白,谁才是夏国太子的良配,谁才是东宫真正的女主人。
秦国公主?
哼!
她甚至不需要推波助澜,更不需要落井下石,就凭借妹妹的不学无术,妹妹如何赢得丈夫的心?
李仁爱,甚至连宋人送来的歌姬,都拿来做书记官了,她这个名正言顺的太子妃,都在帮他张罗后方,就这么个不爱读书的妹妹,除了几分稚嫩的美色,她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打动自己的丈夫的!
她是正宫,是大妇,可不能叫人说她擅嫉!
车轮碾过积水的声音里,余里衍开始盘算,如何让这个突如其来的“妹妹“,成为拴住丈夫野心的又一条金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