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寂静的旅途

飞船撕开凝结了更深寂静的墨蓝虚空,再次向前方挺进。舱内的恒温与光亮固执地维持着一小片“活着”的空间,愈发衬出舷窗外那片包裹一切的永恒冷冽。长毛保镖们已习惯了这无尽的航程,大都在各自暖和的地垫上蜷着,偶尔抬起眼皮瞥一眼窗外单调的星光,喉间发出意义不明的、低沉的呼噜声。刘洋的太极拳演练则日渐深入,动作在虚空中更显圆融,每一次缓慢的呼吸都仿佛在与这片死寂进行着无形的角力,试图从中捋出一丝属于自己的生机韵律。

三天航行,波澜不惊。直到一颗巨大的气态行星闯入视野。

主屏幕上,这颗行星呈现出浑圆的、浑浊的黄白色泽。厚密的云带层峦叠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却狂暴地翻滚、扭动。巨大的气旋风暴像宇宙的伤疤般醒目,在云海表面拉扯出触目惊心的暗红色旋涡边缘。它自带一种庞然大物的死寂威严。刘洋的目光随即被其身旁两颗黯淡的小点吸引——两颗灰扑扑的卫星,如同忠实的仆从,在背景星光下呈现出月球般的坑洼表面。镜头拉近,同样是密集的陨石撞击坑。

“啧,这两颗小石头,怕不是天天给老大挡枪的吧?瞧这脸磕的。”刘洋对旁边的狗子们努努嘴,仿佛找到了共鸣,“真当盾牌用了。”一只体型最大的长毛犬似乎听懂了主人的调侃,歪头看着屏幕上的“大肉盾卫星”,喉咙里发出一声认同般的短促呜咽。

【光谱及引力分析完成。目标:巨行星L-17D。】小爱那柔美的电子音适时响起,打破了人与狗之间的小互动,【结构:气态巨行星(类木行星),大气主要成分为氢、氦,含少量甲烷、氨冰晶。两颗伴生卫星:固态冰岩混合体。状态:具备活跃大气环流及内部能量(引力收缩热)。判断:处于主序期中后期。】

“活着的行星?”刘洋喃喃重复了小爱结论的核心词,眼神在那些翻滚的云气和巨大的风暴旋涡上流连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活是活了,可这地方,别说充电宝,活人也下不去啊。走吧。”

飞船并未减速,擦着这颗庞然巨物的引力边缘滑过。就在它逐渐退出视野,重新被墨蓝吞噬的刹那,小爱的新提醒响起:

【警告:侦测到前方高密度引力源及弱辐射源。弱光特征已捕捉。初步定位:大犬座矮星系核心天体之一。身份推测:褐矮星或红巨星。】

“大犬座矮星系?”刘洋念叨着这个陌生的名字,“听着不像什么发达地方。小爱,科普下,这褐矮星和红巨星,什么来头?”

【科普信息:】

褐矮星:质量介于最重气态行星与最轻恒星之间的天体。其质量不足以点燃核心的氢聚变(成为主序星)。内部主要依靠微弱的氘聚变和引力收缩发光、发热。属“失败的恒星”。亮度、温度极低。寿命漫长。红巨星:恒星演化末期的普遍形态。当恒星核心的氢耗尽,开始聚变氦等重元素,核心收缩释放巨大能量导致外层急剧膨胀,体积变得极其庞大,表面温度降低(相对主序星阶段)故呈红色。光度极高。属恒星“暮年”。

【补充:本星系结构为大犬座矮椭球星系,系银河系众多卫星星系之一。特点:恒星密度低,恒星演化环境“劣化”(重元素少),富含各类行星体(包括死亡行星)及星际碎片,符合本次任务筛选条件。】

“矮星系?卫星星系?意思是这小地方的老大是银河系?”刘洋理了理头绪,“褐矮星是没考及格的小号恒星,红巨星是快死的老恒星?懂了。”他嘴角微咧,“听起来……果然穷乡僻壤出刁民(指行星)啊。不过正合适!小爱,就照着这条‘捡破烂’专线,继续!”

飞船再次陷入航行的单调节拍。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窗外再次掠过一颗巨型行星的身影。这次的气态巨星体型稍逊于之前那颗,却多了一圈稀薄黯淡的光环,如同陈旧碎裂的腰带,环绕其赤道。光环主要由无数微小、暗色的岩石和尘埃颗粒构成,在星光下若隐若现,远没有土星光环那般华丽壮观。

【目标:类木行星K-9F。伴生不规则碎屑环。无发现价值。】小爱的播报言简意赅。

刘洋只是扫了一眼屏幕,连点评的心思都欠奉。他的太极拳已连续打了两套,额角微汗。一种无形的压力随着时间流逝在心头悄然堆积。

“按这速度算……”他望着星图上飞船后方留下的一条笔直、漫长的航迹虚线,又看着前方依旧深邃无边的黑暗,“这小破星系,比太阳系可大得太多了!飞了得有小一个月了吧?就见了俩活的‘气’包,一个活的‘冰’球当盾牌,一个戴了圈破石环的……毛都没捞着一根。真他娘的……死亡行星都死哪儿去了?”

航行日志的数字冰冷地跳动着。两个月零十五天。

日常已被压缩至极致:练拳、吃饭、洗漱、撸狗。长毛保镖们似乎也习惯了这种节奏,舔毛、蹭痒、打盹,偶尔互相追逐一下,成了飞船里唯一鲜活的动态画面。刘洋给它们洗澡的嬉闹时刻,几乎是这段乏味旅程中唯一的“热闹”。

这天,刘洋正拿着毛刷,按着一只湿漉漉的长毛犬在浴室地板上奋力搓洗泡沫,狗子舒服地直哼哼。肥皂泡飘了满屋子。

【警告:即将进入褐矮星BDS-alpha及伴生行星GP-beta近域。减速程序启动。】

小爱的声音穿透了水声与狗子的哼唧,清晰响起。

“来了!”刘洋一个激灵,赶紧抓起几条干燥的超吸水毛巾,动作略显粗暴但迅速地在几只湿漉漉的狗子身上胡乱揉擦了几下,“自己甩甩水!爸爸去看大东西!”他拍了拍狗屁股,在狗子们茫然的眼神中冲出了浴室。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驾驶位。自动亮起的主屏幕上,占据了大半个画面的,是一颗巨大无比的星球!它发散着一种暗沉、仿佛蒙着一层厚重油污的红光。那红光透过强化后的观测舷窗传递进来,落在刘洋脸上,却感觉不到任何温度,只有一种巨大的、死气沉沉的压迫感。它太庞大了,像一块悬浮在虚空中的、烧红后正在缓缓冷却、失去所有生机的巨大铁块。

【目标:褐矮星BDS-alpha。光谱特征确认。表面平均温度:约780摄氏度。直径约为太阳的0.9倍,质量约为太阳的0.085倍。辐射强度远低于主序星。】

小爱的数据冰冷精准。屏幕上同步缩小了比例尺,在褐矮星很近的轨道位置上,标注出一个小上许多、呈现出类似生锈铁红的球体。

【伴生目标:行星GP-beta。轨道半长轴极小。推测潮汐锁定(一面永恒朝向褐矮星)。光谱分析显示存在稀薄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层。】

“800度?这么大的个头,才800度?太阳表面不是有几千度吗?”刘洋有些愕然,随即反应过来,“哦对,失败的恒星。啧,中看不中用!虚胖!”

他看着那颗暗红色星球与旁边的红褐色行星:“小爱你说这颗褐矮星,也算矮星系里的大哥了吧?它芯子里头,就没藏着点什么压箱底的好货?比如……小说里常写的那种,高密度能量结晶?或者超级合金核心?”

【褐矮星内部结构模型分析:核心主要由简并态氢和氦构成,核心温度虽高,但压强大到所有物质处于极不活跃态。无证据支持存在能量结晶或特殊合金物质。如存在过量碳元素,在极端高压下可能向钻石相(工业金刚石)转化,形成大规模碳晶矿藏。但无直接探测手段验证,且开采价值远低于任务成本。】

“钻石?!”刘洋的语调骤然拔高,眼睛瞬间亮了,手指激动地敲打着控制台边缘,“工业金刚石?那不就是钻石?!我的天!那么大个头的星星,里面要是钻……咱不能想想办法?!下去搞一点?一点点!”

【任务指令冲突:系统最高优先指令为搜寻可用星核能量。BDS-alpha属于非死亡恒星天体(活性物质结构存续),无星核能量可抽取。禁止对其开展任何形式的物质采集活动。】小爱的拒绝干脆利落,毫无转圜余地。

刘洋脸上的兴奋瞬间垮塌,泄气般重重靠在座椅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啧!行!系统大爷你是真行!一手调教出来的管家婆,也真是一脉相承的铁面无私!”

【补充说明:行星GP-beta。距褐矮星过近,遭受强烈引潮力及辐射(虽远弱于主序星),大气稀薄(二氧化碳为主)。地表向阳面(锁定面)温度极高(预计超过400摄氏度),背阳面温度极低(接近绝对零度)。根据大气成分及温度梯度推断,其表面化学环境不稳定,无液态水痕迹。亦无探索价值。】小爱继续播报着那颗红褐色行星的分析结果。

“那你还介绍它干嘛呀!”刘洋没好气地吐槽,“说它有大气层!说它像火星!除了平白无故勾起人好奇心,有个屁用!还嫌不够气人是吧?诚心的?”

屏幕角落,航行时间忠实地跳动着,数字异常刺眼:【总航行时间:2个月零15天18小时07分】。

舷窗外,那颗暗红色的巨大褐矮星在屏幕边缘缓缓移动。它的光芒冰冷、暗淡,仿佛凝固的脏血。那颗紧挨着它的红褐色行星,则像个沉默的、染了锈色的弃婴。两者在虚空中静静相对,展示着这片矮星系深处一种近乎绝望的沉闷与荒凉。

“两个半月了……”刘洋长长地、重重地叹了口气,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和烦躁。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毛都没找到一根,净看你们俩红得发暗的铁疙瘩在这摆pose!这叫什么事啊!”

他起身,不想再看那两个令人泄气的巨大天体,走向生活区。地板上,刚洗完澡不久的长毛犬正慢悠悠地舔着自己的爪子,看到主人过来,欢快地“汪”了一声,扭着湿漉漉、蓬松依旧的屁股凑上来,用大脑袋蹭他的腿,试图寻找安慰或玩耍的信号。刘洋蹲下身,把脸埋进那还带着淡淡沐浴露香气的厚厚毛发里,用力蹭了蹭。

“还是你们好啊……啥都不用愁。”他闷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