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治理与公共服务:昆山市基本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 周庆智主编
- 2132字
- 2025-02-21 04:23:43
三 以社会管理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党的“十八大”将社会管理与民生并列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已经成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表明当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13年,昆山市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 ‘三社’联动机制”的要求,重点推进三项计划,在实践层面全面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社会能力。一是“社区社会组织助力计划”促服务能力提升。根据社区居民需求,以为每个社区打造一个完整的公共服务项目为目标,提供项目设计、项目专业化指导、项目资金、链接资源等支持,并督导项目实施,评估项目效果。提升社区组织开展社区服务的能力,促进社区公共服务项目的健康成长,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二是“公益创投活动计划”促“三社”有效联动。在积极参加苏州市首届公益创投活动的同时,联合中共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开展了以“公益创投助成长,‘三社’联动促和谐”为主题的首届公益创投活动。活动启动以来,已历经申报、初筛、面审、实地踏勘、项目优化、申报审批、项目签约等环节,目前已进入项目实施阶段。30家入选项目的实施机构在参与的过程中相继得到专家的面审指导、实地指导和结对督导,参加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系列培训。通过参与公益创投,昆山市的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能力、规范化运作和诚信建设水平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在公益创投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满意度,以及对社会组织的美誉度得到了提升。三是“公益创新实践园计划”促多元有效互动。计划中的公益创新实践园是一个以公益组织为主体、多元(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公益园,具备公益组织专业孵化功能、公益行业规范引领功能、公益人才培育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并建立供需对接机制,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项目合作提供对接平台,如通过项目推介会、公益招投标、访问接待、高效专业社工实践基地等形式促成供需对接。同时,昆山加快推动“三社”联动和跨界合作。充分发挥昆山市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昆山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以及积极筹备中的昆山市社会组织促进会、昆山市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和即将启动的昆山市首届公益创投活动“五驾马车”的作用,以联合党组织促社会组织党建、以促进会促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以培育中心促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的孵化成熟、以社工协会促社工成长壮大,再以公益创投促优质公益项目良性运行。
近年来,昆山市积极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者互联、互补、互动的“三社”联动运行新机制,为创新社会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围绕利民、惠民、便民,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打破街道和社区分级治理的城市基层管理模式,推进服务力量和管理资源下沉社区,压缩办事流程,提高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实现“社区一站通网上办事平台”全覆盖,打造“一站式服务、一点式办结”网上办事模式。按照“一人一格、综合履职”要求,组建专业化网格队伍,做好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不断提高社区标准化建设水平。重点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培育,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实行工商经济类行业协会、商会、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实行直接登记。围绕创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扎实推进社会组织信息网、法人数据库、网上年检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推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壮大社工人才队伍,依托高校建立社会工作者培训基地,全面提升社工队伍素质。
昆山市为社会组织搭建的3大服务平台:社会组织孵化器、公益创投、招投标购买服务、社会创新实践园。努力通过这四个层层递进的对接平台,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一,孵化器助社会组织“强身健体”。2011年,引进专业力量成立昆山市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培育中心通过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能力建设、专业咨询、项目支持等综合性孵化培育服务,推动昆山市社会组织数量和专业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二,公益创投活动激发社会内生活力。2012年,昆山市在苏州市公益创投活动的引领下,在县级市层面安排500万元福彩公益金开展昆山市首届公益创投活动,35个项目落地社区面向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公益服务。2013年,市委、市政府继续安排500万元资金举办昆山市第二届公益创投活动。第三,招投标平台试点建立购买服务机制。制订下发《昆山市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试点工作要点》,将首届公益创投活动中的部分可复制且效益好的项目,以及将部分职能部门提出的公益服务需求项目编制成“招标书”,供内部管理规范、服务能力强的社会组织投标,通过试点工作探索购买服务机制,引领全市各级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工作。第四,社会创新实践园搭建跨界合作平台。昆山规划建设社会创新实践园,园区主要设立展示推介、培育孵化、研发创新、实训提升、社会企业区五大功能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培育孵化各类服务组织,推动服务项目研发创新,提供能力建设培训基地,引进相关企业组织开办社会企业,建立社会组织自我供血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