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摄生总妙方后序

先君子平生有仓公之癖,喜集良方,自从王师定海内,运筹藩幄(1),所至必蓄药笼,遇士卒(2)有疾痛者,依方以给之,所全活不可胜纪(3)。每远寻珍药,不惜重价,亲制诸丸膏,以施贫病。尝怪殷浩之为人曰:深源(4)难疏经略而犹精脉理,宁不有补于苍生。乃疗人老母,遂举经方而焚之,此何为者?盖先君子以济物存心,故于读史而有感类如此。是书名《摄生总妙》,纂自芝园张氏,岁乙巳冬,经先君子手订,以授梓人,刻成,四方之求者踵至。迄今检阅藏板,间有残阙,不堪印集,为之抚梨枣而惕若(5),曰:吾父遗济世之书以属于予,余纵不能搜古为前人增其方,矧敢因循以毁其刻乎?在《易》以裕蛊(6)为吝,以干蛊(7)为无咎,今尹欲传先君子之遗刻于世,而所刻浸(8)朽,正蛊而宜干之时也夫(9)。兹为整修,以复其全焉。非谓遂去吝而免于咎也,亦庶几承考之意云尔。

时康熙庚申岁春王正月人日(10)男希尹谨识

【注释】

(1)藩幄:藩指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此指边防重镇;幄指帐幕,多指军用帐幕。此处藩幄指王梅在军中策划机要之事。

(2)卒:通“猝”。曹植《吁嗟篇》诗:“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3)不可胜纪: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其余不可胜纪。”

(4)深源:即殷浩。殷浩字渊源,因《晋书》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故改为深源。为豫章太守、光禄勋殷羡之子,东晋时陈郡长平人。其精于医,但耻于言医,《世说新语》载:“有常所给使,忽叩头流血。浩问其故,云:有死事,终不可说。诘问良久,乃云:小人母年垂百岁,抱疾来久,若蒙官一脉,便有活理,讫就屠戮无恨。浩感其至性,遂令舁来,为诊脉处方。始服一剂汤便愈。于是悉焚经方。”殷浩虽医好了仆人之母的病,但其仍将药方要回并焚毁,以防他人知其会医术,从而降低他的身份与地位。

(5)惕若:《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为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

(6)裕蛊:《易·蛊》:“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孔颖达疏:“体柔当位,干不以刚,而以柔和能容裕父之事也。”李镜池注:“想光大父亲的事业,但实行起来则遇到困难。”

(7)干蛊:《易·蛊》:“干父之蛊。”王弼注:“干父之事,能承先轨,堪其任者也。”此指儿子能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

(8)浸:逐渐。《广韵·泌韵》:“浸,渐也。”

(9)也夫:语气助词,表感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义犬》:“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10)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是人日。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人日》:“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