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指导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样,他们不再依靠别人提示他们、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来使用执行技能完成自己的目标。

自我管理指的是,学生使用一些方法来改变他们的行为,以便实现行为目标和学术目标,这些方法包括自我监控、自我评估、自我指导、自我加强。表2.4 (23)概要地列出了每个例子的叙述语,并举出了例子。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关注课堂背景下的行为自我管理,有一些很有说服力的结果来支撑改变学生行为的自我管理方法。法奴和他的同事确认了十一个进行自我管理干预的要素,学生要对这些要素自我负责:(1)选择目标行为;(2)确定目标行为的可操作性定义;(3)选择第一奖励(注:第一奖励主要是指人的生理方面的奖励,如食和水);(4)设定业绩目标;(5)指导自己快速进入目标行为角色;(6)察目标行为;(7)记录已经发生的目标行为;(8)评估业绩目标是否达到;(9)目标达到时,给予第二奖励(注:第二奖励也称为有条件的奖励,与第一奖励一起起作用,如代币,分数和钱);(10)目标达到时,给予第一奖励;(11)使用图表时时监控行为的发生。将自我管理的要素加入到指导干预中去的方法见表2.5。

指导干预对小学到大学有注意力不集中症的学生来说都非常有效,并能够用来解决学业成绩和社会问题。在下一章里,我们将给读者展示一个指南,如何确定指导干预以便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并系统解决学生执行力差的问题学生表现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