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银花

山银花包括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三个品种,在2000 年以前历版《中国药典》中均作为金银花的多来源品种而被收载。自2005 年版《中国药典》起将此三个品种从“金银花”条中分列开而单独列为“山银花”条。

【别名】

金银花、银花。

【来源】

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Sweet)DC.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鉴别】

1.山银花

花蕾细长,头部稍膨大而似棒状,多2 枚合生枝上,长2~4cm。表面黄绿色或金黄色,外被毛绒,顶端5 裂,雄蕊5 枚,着生于花冠管上,花柱1 枚。基部萼长约2mm,萼筒绿黄色,外被小硬毛,花冠筒状,细长而扭曲。气芳香,有甜味,嚼之微苦。

2.红腺忍冬

花蕾为双生花,总花梗短,萼筒无毛,萼齿长三角形,具睫毛,花冠长3~4.5cm。表面白色或黄色,久贮为红色。外疏生微毛和腺毛,花柱无毛,苞片细小,钻形而非卵形,叶状。可与金银花相区别。

3.灰毡毛忍冬

花蕾呈棒状,略弯曲,长2.5~4.5cm。上部直径1~2mm。表面黄色或黄棕色。外疏生微毛或腺毛,萼筒无毛,萼齿长三角形,具睫毛,花冠3~4.5cm。小苞片无柄,花柱无毛。药材干后质硬戳手。可与金银花相区别。

【道地与分布】

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安徽、浙江等省区。广西山银花主要分布于马山、忻城、都安、田阳、宜山、凌云、资源等县市。

道地药材以花蕾呈棒状、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气清香者为佳。

【地区习用品】

细苞忍冬

为忍冬科植物细苞忍冬Lonicera similis Hemsl.的干燥花蕾,本种在各个主产地也作山银花采收。花蕾呈细棒状,长5~8cm,头部膨大,上部直径1~2mm。表面棕黄色或淡褐绿色。基部较细长,外面无毛或有硬毛、微毛和长腺毛。上下唇均反卷,短于花冠筒2~6 倍。萼齿三角形,具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