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属于广谱抑菌药,由于不良反应,其临床应用较为受限。但是,磺胺类药物对于流行性脑膜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以及鼠疫等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

磺胺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泌尿系统损害如结晶尿、血尿,过敏反应如药热、皮疹,血液系统反应如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头痛等。

复方磺胺甲唑(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适应证】

主要适应证为敏感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莫根菌属敏感菌株所致的尿路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2岁以上小儿急性中耳炎;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由福氏或宋氏志贺菌敏感菌株所致的肠道感染、志贺菌属感染;首选用于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及其预防;由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所致的旅游者腹泻。

【用法用量】

成人,细菌感染,每次磺胺甲唑(SMZ)800mg和甲氧苄啶(TMP)160mg,每12小时1次。肺孢子虫病,每次TMP 3.75~5mg/kg,SMZ 18.75~25mg/kg,每6小时1次。成人预防用药:初予SMZ 800mg和TMP 160mg,每12小时1次,继以相同剂量一日1次,或一周3次。

【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血液系统反应、泌尿生殖系统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

【禁忌证】

对SMZ和TMP过敏者、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小于2月龄的婴儿、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本品。

【护理要点】

(1) 需确认是否是SMZ和TMP过敏者、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小于2月龄的婴儿、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如是,则禁用本品。

(2) 本品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虽少见,但常累及各器官并可致命,如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暴发性肝坏死、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异常,故用药过程应密切观察。

(3)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血卟啉症、失水、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休克和老年患者慎用。

(4) 对呋塞米、矾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药物、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类药物亦可过敏。

(5) 本品能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妨碍B族维生素在肠内的合成,故使用本品超过一周以上者,应同时给予维生素B以预防其缺乏。

【患者教育】

(1) 应用磺胺类药物期间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

(2) 患者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和肝肾功能。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

【适应证】

主要用于敏感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的脑膜炎患者治疗。也可用于治疗对其敏感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所致的急性支气管炎、轻症肺炎;星形奴卡菌病;对氯喹耐药的恶性疟疾治疗的辅助用药;与乙胺嘧啶联合用药治疗鼠弓形虫引起的弓形虫病;以及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宫颈炎和尿道炎、新生儿包涵体结膜炎的次选药物。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或缓慢静脉注射:严重感染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成人剂量为首剂50mg/kg,继以一日100mg/kg,分3~4次。口服:成人,①一般感染,每次1g,一日2次,首次剂量加倍。②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每次1g,一日2次,疗程2日。

【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血液系统反应、泌尿生殖系统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

【禁忌证】

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小于2月龄的婴儿、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护理要点】

(1) 需确认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小于2月龄的婴儿、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

(2) 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磺胺类药物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类药物也可能过敏。

(3) 下列情况应慎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血卟啉症、失水、艾滋病、休克和老年患者。

(4) 本品需用无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成5%的溶液,缓慢静脉注射;静脉滴注浓度≤1%。

(5) 对呋塞米、矾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类药物亦可过敏。

(6) 本品能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妨碍B族维生素在肠内的合成,故使用本品超过一周以上者,应同时给予维生素B以预防其缺乏。

(7) 本品仅供重患者应用,病情改善后应尽早改为口服给药,不宜做皮下与鞘内注射。

【患者教育】

(1) 应用磺胺类药物期间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

(2) 患者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和肝肾功能。

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适应证】

①治疗轻至中度的溃疡性结肠炎;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中可作为辅助疗法。亦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②用于治疗活动期的克罗恩病,特别是那些累及结肠的患者。③对水杨酸类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疗效不显著的类风湿关节炎和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多关节型)。

【用法用量】

炎症性肠病,成人:每天3~4g,分次口服,进餐时服用,用药间隔应不宜超过8小时为宜,为防止消化道不耐受,初始以每天1~2g(4~8片)的小剂量开始,如果每天超过4g,应警惕毒性增加。严重发作:每次1~2g(4~8片),一日3~4次,可与类固醇药物合用,组成强化治疗方案。轻度及中度发作:每次1g(4片),一日3~4次。缓解期:建议给予维持剂量以防症状重现,一般一日2~3次,每次1g(4片)。类风湿关节炎:肠溶片与止痛药和/或非甾体抗炎药一起服用,至少到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的疗效出现为止(1~2个月)。成人:每次1g(4片),一日2次。开始3周早晚各一片,第4周早晚增加至各2片,若治疗两个月后未出现反应,可将剂量增至每天3g。

【不良反应】

最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厌食、体温上升、红斑及瘙痒、头痛、心悸。

【禁忌证】

柳氮磺吡啶及其代谢物、磺胺、水杨酸盐过敏者禁用;2岁以下小儿禁用;肠梗阻及尿路阻塞者、血紫质症者禁用;哺乳期妇女应停止哺乳。

【护理要点】

(1) 对磺胺类药物及水杨酸盐过敏者、肠梗阻或泌尿系统梗阻患者、卟啉症患者、2岁以下患者均禁用。

(2) 每天超过2g时,应进行监测。如果每天超过4g,应警惕毒性增加。

(3) 肠溶片不可压碎及掰开服用。遇有胃肠道刺激症状,除强调餐后服药外,也可分成小量多次服用,甚至每小时1次,使症状减轻。

(4) 类风湿关节炎,肠溶片与止痛药和/或非甾体抗炎药一起服用,至少到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的疗效出现为止(1~2个月)。

(5) 该药会引起免疫球蛋白表达抑制,该症状可缓慢逆转,且临床表现较少见。

(6) 柳氮磺吡啶用于全身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时可能引起血清病样反应,因此不推荐用于此类患儿。

(7) 口服柳氮磺吡啶可抑制叶酸的吸收和代谢,引起叶酸缺乏从而导致严重的血液系统障碍(如巨红细胞症和血细胞减少症),可以通过给予叶酸制剂纠正。

【患者教育】

(1) 应用磺胺类药物期间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

(2) 本药可能导致尿液或皮肤变橙红色,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和肝肾功能。

(3) 进餐时服用,肠溶片不可压碎及掰开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