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沃土,读懂中国:光华管理学院“沃土计划”思想政治实践课程成果汇编
- 滕飞 鞠晓主编
- 1076字
- 2025-03-28 19:14:08
(二)特色农业与产业扶贫
特色农业就是开发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将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通过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做到覆盖到面、精准到点,不留死角。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实现经济增长转型,是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
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反贫困战略的重大举措。在精准扶贫实践中,贫困户致贫原因不同因而要求不同的帮扶措施。产业扶贫、异地搬迁扶贫、社会保障兜底被视为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的三种精准帮扶措施。相较于异地搬迁扶贫和社会保障兜底,产业扶贫备受地方政府推崇。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提高贫困人口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产业扶贫是一种内生发展机制,目的在于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地区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依托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要素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现实条件,政府通过注入扶贫资金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在产业扶贫中,通过发挥产业支撑的保障作用,形成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不断壮大区域内部的主导产业,使其有效地解决贫困所带来的生存和发展等问题,帮扶广大贫困群体努力发展生产,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进而早日实现广大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目标。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固原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商资本)带动脱贫攻坚的意见》指出,引导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建设产业示范基地,领办农民合作社,培育致富带头人,发展“一村一品”富民特色产业。对符合“米袋子”“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资金申请条件的龙头企业予以优先支持。立足贫困县主导农业产业,支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指导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收。鼓励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组建专业化的旅游开发公司或牵头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大力培育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娱乐、科普教育、康体养生等旅游新业态;放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减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鼓励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开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