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的艺术:崔玉涛医生的健康饮食指南
- 崔玉涛
- 1402字
- 2025-03-19 16:15:24
6.吃手指食物,不能“因噎废食”
多年的临床和科普工作中,我一直在跟家长讲,辅食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营养,还在于促进发育,家长一定要充分发挥辅食的这个作用,利用好了,你会发现养育其实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那么“促进发育”的这个发育指的是什么呢?它包括运动发育、语言发育、认知发育等。接下来这个案例里提到的食物就是非常好的“示范”。
宝宝的基本情况
年龄:8个月17天 喂养方式:母乳+辅食
睡眠:规律,晚上睡12小时,夜醒一两次,白天两小觉
诉求:解决便秘问题
这个宝宝睡眠很规律,晚上能睡12个小时,中间醒1~2次,醒后喝奶,白天睡两小觉。宝宝的运动能力也不错,能自己坐得很稳当,还会扶着东西站立。饮食方面,宝宝是母乳喂养,满6月龄的时候加的辅食,现在每天吃两次辅食,爱吃米粉、肉泥、菜泥,吃得也很好,家长有点儿小困扰是他老想自己吃,抢勺子。我说,这是好事,家长可以给他准备点手指食物,让宝宝自己练习抓着食物吃,这样既能锻炼精细动作,提升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培养他自主进食的习惯。
妈妈说:“哎呀,可不敢了,崔大夫,您不知道,他刚满8个月的时候,奶奶给吃了胡萝卜条,就像手指头那么粗,结果噎住了,全家人都吓得不得了,好不容易才给弄出来,再也不敢让孩子自己拿东西吃了。”
我向家长解释,手指食物(Finger Food)可不等于“手指状食物”。我所说的手指食物,指的是宝宝不借助任何餐具、能用手拿着吃的食物,可以大把抓,也可以用手捏。小体积食物,例如泡芙、米饼等,能入口即化或变软;大块食物也就是大小超过口唇直径的食物,如整个苹果、大馒头等,要通过啃咬才能咬下来一点儿,以匹配并锻炼宝宝的啃咬、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
“您说到这儿,我想起来另一个问题,崔大夫,我们这孩子只要一吃大一点儿的食物,就往外吐,不吃,一点儿也不想嚼,这是不是就是咀嚼能力差呀,这怎么办呢?这样的话,还能给他吃手指食物吗?”
这个情况就更应该给他准备真正的手指食物啦,但是不建议吃胡萝卜条,不管是蒸熟的还是生的。这样的食物对于刚添加辅食不久的宝宝来说有一个潜在的危险:进入口腔之后,宝宝的牙龈可能能把它弄断,但没办法把它充分磨碎,容易出现呛噎风险。刚开始添加手指食物时,可以选择磨牙饼干、米饼、星星泡芙等,这些食物是由面粉、米粉压制而成的,哪怕本身质地很硬,被口水浸湿后就会化成糊,不会呛噎。后面,随着宝宝咀嚼和吞咽能力的提升,就可以选择香蕉块、肉糕等食物了。
“原来里面有这么多学问哪,我早知道就好了,对了,我要给他吃多少呢?”
至于吃多少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手指食物其实更多承担了“功能性食物”的角色,也就是让宝宝尝试自己抓取食物并放到嘴里,而不只是为了获取更多营养、填饱肚子。所以也就没必要纠结进食量的问题,更应该关注的是,宝宝在吃手指食物过程中,相应的各种能力是否得到了锻炼。还要提醒家长,宝宝吃手指食物(其实包括吃任何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有大人看护!一方面可以观察宝宝的啃咬、咀嚼和接受情况,另一方面是防止被卡住。
崔医生提醒:
手指食物,除了提供营养,更重要的作用是用来锻炼宝宝的啃咬、咀嚼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宝宝练习自主进食,提升他对于吃饭的兴趣,属于很好的功能性食物,家长在养育过程中要多加善用,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以及抓握能力,提供适宜的手指食物。
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查阅第二部分的:
第三章 | 2. 辅食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营养
第三章 | 5. 把握好辅食喂养的五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