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城乡融合发展的数据支撑

城乡融合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综合概念,包括城乡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生活融合和生态融合等方面的内容。城乡融合发展的本质就是通过城乡开放和融合,推动形成共建、共享、共荣的城乡生命共同体。为了对嘉兴市的城乡融合发展进行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识别存在的短板,本章借助城乡融合发展指数[2]进行评价。这里将按照城乡融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和指数目标值,测度和评价2003~2020年嘉兴市城乡融合发展程度以及嘉兴市城乡融合的主要短板。

(一)城乡融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

本章构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城乡融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包括4个方面,每一个方面构成城乡融合发展指数的一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经济发展融合、社会发展融合、生活发展融合和生态发展融合。

每个一级指标由若干个二级指标构成,每个二级指标再由若干个三级指标构成,每个三级指标由一个具体指标衡量。本章构建的城乡融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见表1-1)。

表1-1 城乡融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2.数据来源

本章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嘉兴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章计算的指数覆盖了2003~2020年,主要用于测算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以来的嘉兴市城乡融合发展进程。

3.数据标准化

本章采用极值法对三级指标做标准化处理。在标准化之前,根据三级指标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系,将其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两类。其中,正向指标与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正向关系,负向指标与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反向关系。为了确保指数纵向可比,参照韩磊等(2019)的方法,本章以2003年为基准年,统一使用各指标在该年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做标准化。具体来说:

正向指标:xit=(xit-min(xi,0))/(max(xi,0)-min(xi,0))

负向指标:xit=(min(xi,0)-xit)/(max(xi,0)-min(xi,0))

其中,xit表示第t年第i个指标的值,min(xi,0)和max(xi,0)分别表示基准年第i个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经过标准化,各指标在基准年的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分别为1和0,其他年份各指标的得分可能高于1或低于0。三级指标经标准化后的得分加权求和即得到总指数。基准年份的总指数分布在0~1之间,其他年份有可能高于1或低于0。

4.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权重是计算指数的一个关键问题。专家打分法、主成分分析法、均权法等赋权法都是确定权重的常用方法。本章采用均权法,与专家打分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比,均权法的优势在于,一是均权法不需要频繁调整权重,不仅有利于研究结果的纵向比较,而且与国家政策长期性、稳定性的导向相符合;二是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均衡发展,均权法有利于体现各个领域融合发展的政策内涵。用均权法确定权重后,每个二级指标下属三级指标也具有同样的权重。基于此,城乡融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构成及三级指标的权重和属性见表1-2。

表1-2 城乡融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构成及三级指标的权重和属性

5.指数的计算

全部20个三级指标的指标得分与指标权重之积的和(Σwi·xit)即为总指数。总指数也是四个维度得分之和,特定维度得分是该维度上所有三级指标的指标得分与指标权重之积的和()。其中,j维度第i个三级指标的权重,是第tj维度第i个三级指标的得分。维度得分的变化与总指数变化的比值反映了该维度在城乡融合发展变化中的贡献。由于各维度权重相同,不同维度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直接通过维度的得分进行比较。

(二)嘉兴城乡融合发展情况

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对嘉兴市城乡融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嘉兴市城乡融合发展状况的总体特征表现为:整体城乡融合发展程度较高,且呈逐年提升态势。

1.城乡融合发展现状

根据本章设计的城乡融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及运算程序,图1-6列出了2003~2020年嘉兴市城乡融合发展进程,根据所测算数据,从整体上来看,嘉兴市城乡融合发展程度较高,均在0.600以上。具体而言,2020年嘉兴市城乡融合发展指数为0.9746,较2003年提高了58.84%。

综合前文所述,嘉兴市城乡融合起步较早,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以来,嘉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发展理念,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在2004年到嘉兴蹲点调研后,对嘉兴的发展定位给予了嘉兴市强大的发展动力。测算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近20年来,嘉兴市历届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各项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的显著成效。

图1-6 2003~2020年嘉兴城乡融合发展进程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2.城乡融合发展各维度贡献

尽管嘉兴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但是各维度仍有较大差异。具体而言,表1-3测算了城乡融合发展各维度指数对总指数的贡献度。结果显示,2003年以来,城乡经济发展融合维度对总指数的贡献最大,达到了55.54%;城乡生活发展融合维度对总指数的贡献排在第二位,为17.87%;城乡社会发展融合维度对总指数的贡献为14.76%,位于第三;城乡生态发展融合维度对总指数的贡献排在最后一位,为11.83%。由此表明,2003年以来,嘉兴市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显著成绩,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带动作用最为明显。数据显示,2003年,嘉兴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23.54亿元,尚未突破1000亿元。截至2020年,嘉兴市地区生产总值已经高达5509.52亿元,是2003年的近7倍,在浙江省排第5位。同年,嘉兴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更是达到102541元,突破10万元。但是也应该看到的是,嘉兴市生态发展融合水平整体相对较低,需要在今后加以关注。

表1-3 城乡融合发展指数各维度贡献


[1]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将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划分为6个阶段: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阶段,50%~60%为温饱阶段,40%~50%为小康阶段,30%~40%为相对富裕阶段,20%~30%为富裕阶段,20%以下为极其富裕阶段。

[2]本章结合了朱钢等(2014、2016、2017、2018)关于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数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指标选取原则、指标解释、目标值设置依据、目标值解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