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杂事
- 穿成农家小娇娘,糙汉宠妻如命
- 榆米
- 2004字
- 2025-05-14 20:05:42
吃完饭,大家都还兴致盎然。
收了碗筷,三两下洗干净。
大家又坐在一起闲聊,杨小丰今天可高兴坏了。
开心的坐在他娘怀里。
撒娇道:“娘,你做的饭好好吃,下次还要做!”
杨衣高兴的搂着他,也没有开口说话。
大家倒是笑了,被小孩儿的童言童语所逗笑。
他们看小丰这样害羞,便也决定不再逗他,开始转移了话题。
想着前两天杨石提到的霍成在山下安家的事,便决定问问。
杨母作为代表,来提出问题。
“你们搬下山了?这下住在哪里?”
霍成理了理头绪,回答道:“这山下不明显,山上可以瞧见,是满天的乌云啊,看着这天色不对。我便定了胡大爷的房子,预备着今年冬天住。”
杨老爹听了,点点头。
“这样也好,胡大哥被自己儿子接到了一起住,他心疼自己的房子。这样有人看护着要好一些。”
大家听了觉得妥当,都点点头表示认同。
“那胡大爷的房子也是好的,用的青砖,修的也大。”
杨石想了想都觉得好,但是一想到价格肯定也不便宜。
霍成继续说道:“胡大爷留了桌椅这些给我使用,山上的便没有搬下来。”
想了想还是告诉了杨老爹一家,免得这些长辈和好兄弟,替自己担忧。
“开了春,暖和起来,我便开始盖房子。”
杨衣听了都有些惊讶,这么快便要起房子了。
“可选好地了?这么快就开始建房了。”
霍成一应俱答,大家听了这才放心的点点头。
霍成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等着天气暖和了便动工。
大家聊的开心,见大家兴致好,杨衣还帮着炒了一些板栗,让他们边聊边剥着吃。
耍了两三刻钟,霍成看的雪小了一些,便提出回家去了。
杨母想着怕他们没吃的,还给他装了几个白菜和萝卜。
转念一想,霍成家里还有白江,上次他还救了杨小丰呢。
于是便把没出锅的黄豆猪蹄,装了一碗,辣椒炒肉和猪肝一样拿了一些。
霍成不要,忙拒绝道:“这太多了,怎么好意思。”
杨衣一边阻止他还回来,一边说道:“上次还多亏了白爷爷呢,况且他一人在家,吃的可能也不好。这些菜,还要他不嫌弃呢。”
霍成笑笑,收下了,面上是腼腆的笑。
杨母在旁边瞧着,一边开口道“好了,别推迟,现在你们住的近,现在是方便来串门子了。”
霍成点点头,心里暖的很,帮着霍欢穿好蓑衣,几人便回家去了。
送走了霍成两兄妹,大家都有些乏了。
正好没事做,大家便回床上睡觉去了。
中午吃的好,大家也没这么快饿。
冬天真是适合睡觉的好时机,杨衣这一睡,等到起床的时候,天都隐隐开始黑了。
她想着也该吃饭啦,便起床做饭。
去地窖里拿了两颗萝卜,洗干净,切块备用。
又舀了一些杂粮混着白面,将其加水揉成面团。
在旁边稍微发酵一下。
将中午没吃完的猪肝炒血皮菜下锅,三两下炒香,再倒入白菜清炒。
等着白菜邦稍软,加入白菜叶,翻炒两下。
加入适量的水,白菜的清香散发出来。
这边把面团,小块小块的揪下来,稍微扯一扯,然后丢在白菜汤里。
等着面皮煮熟,撒下一些盐调味,这一大锅白菜面皮汤便做好了。
杨衣将它舀出来,但是发现有些端不住。
杨衣大喊一声,杨谷便咚咚咚跑来帮忙。
今天晚上吃的简单,但是清甜的白菜,大家也觉得味道很好。
一家人吃了一大锅后,满意的坐在一起聊着闲话。
“冬至也过了,不知街上的碳涨价没有?”
想着家里放的碳,杨石有些担心。
稍一想,这乡里都有人不顾大雪去山上砍柴,怕也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便也不再聊这个话题,转过来又聊起了开心事。
几人聊了聊,冬风顺着缝隙不断的向里吹着,月色也藏进了云里。
大家感觉身子有些冷了,于是不再多聊,回到屋子歇息了。
第二天一早,推开门一看,这雪是又下了一夜。
院子里堆满了白白的雪,杨衣想着今日冷,便决意吃锅子。
吃了这早饭,天色也暗,无事可做。
想着再过几天,也是要开始筹备年货了。
各家是要买些糖的,不说多,回娘家,走亲戚,自是要提些糕点的。
不说远,杨开回娘家自是要提些糕点的。
前几日得闲,杨秀带着柳婷儿来这里绣着手帕,谈了会儿小话。
就说到这柳婷儿过年回娘家,还不知道这堂哥要带些什么回去。
倒是杨秀记性好,想起了桌上的彩色方糕。
于是问道这彩色糕点能不能做些,杨衣不知道家里可还有食材,便没有立刻答应。
只是应付了一声,自己先下去看看,到时候要做了,自是第一个卖给她。
这些话也听着让人舒心,杨秀与柳婷儿耍了几刻钟便回家了。
杨衣便想着看看能不能再做一些,青汁,小米,紫薯这些都易得。
这桂花却是不易得的,还得问问谁家收着有,要买些。
这下子便有了绿色,白色,紫色,黄色。
杨衣琢磨着还想搞个红色,但是她想了半天也没法子。
便只得做罢,这做红色的方糕,可以采用红曲米,红苋菜,红色红龙果,草莓这些法子。
只是这些水果和蔬菜都不应季。
倒是这红曲米到是可以发发,但是杨衣这法子却不会。
杨衣先不在想这些,便决心想想,去哪里弄些桂花。
杨衣想到此,于是去找了杨母聊聊。
“娘,你可知哪个婶子家里有桂花?”
杨母自是清楚这些,稍一想想,便有了然。
“你知道住在那山弯里的刘婶嘛?她家有一棵巨大的桂花树,照理说,她是存了的。”
杨衣一边点点头,想着找时间去看看。
杨石去转了一转,可算打听到了。
他难得这样不稳重,带着兴奋的说道:“这木炭价是涨了,竟卖到了18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