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治水通运研究史述评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治水通运研究成果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治水通运研究成果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治水通运研究成果
第二章 先秦黄河与先秦水运
第一节 夏代贡运和商末漕运
第二节 商周水运和航海活动
第三节 春秋战国开河与水战
第三章 先秦水运社会和自然基础
第一节 先秦田制和赋役
第二节 先秦水运津渡和重镇
第三节 先秦造船用船技术
第四节 先秦的生态和水情
第四章 秦的水利与水运
第一节 秦国治水和通漕
第二节 秦朝开创正规漕运
第三节 秦朝漕运布局和漕粮来源
第五章 两汉运道及其治理
第一节 两汉近畿运道治理
第二节 两汉黄河运道治理
第三节 两汉鸿沟运道治理
第四节 两汉航海和外贸
第六章 两汉河行规律和治河经验
第一节 黄河滚动规律初现
第二节 武帝治河和贾让三策
第三节 王景治河功施千年
第七章 两汉水运基础和漕改趋向
第一节 两汉造船规模和造船技术
第二节 两汉漕运水次仓储
第三节 西汉漕运改革实践
第四节 两汉长江商运物流
第八章 魏晋治水通漕统一天下
第一节 曹魏治水通漕统一北方
第二节 西晋治水通运水战灭吴
第三节 东吴开拓水运和航海
第九章 南北朝水战和水运
第一节 南北朝造船和用船
第二节 长江流域运兵水战
第三节 南北对攻开通运道
第四节 南北朝消极治运与治河
第十章 南朝内河水运和航海贸易
第一节 南朝内河漕运
第二节 南朝内河商运
第三节 南朝航海活动
第十一章 隋代开通南北运河
第一节 文帝扩大漕运备战灭陈
第二节 炀帝开成南北大运河
第三节 隋朝漕粮仓储和造船水战
第十二章 唐代运道及其治理
第一节 唐代运道分布及其水情
第二节 初盛唐东南运道治理
第三节 平叛期间的运道变通
第四节 中晚唐东南运道治理
第十三章 唐代漕运辉煌业绩
第一节 唐代漕运演进
第二节 唐代漕运制度
第三节 唐代漕运社会效应
第四节 唐人漕运改革思想
第十四章 唐代区域水运和造船产业
第一节 区域水运网络
第二节 区域运道中心
第三节 唐代造船产业
第十五章 唐代商品水运和舟船出行
第一节 商品生产和水运
第二节 长江水系的物流
第三节 水上出行和舟船人生
第十六章 唐代军粮海运和航海贸易
第一节 唐代燕蓟军需海运
第二节 隋唐东西洋航海和贸易
第三节 唐代海运贸易管理
第十七章 五代运河和漕运
第一节 五代河北永济渠漕运
第二节 五代十国河南运道
第三节 周世宗开创运道新局
第十八章 北宋漕运水道布局
第一节 北宋漕运立国
第二节 北宋汴渠运道
第三节 北宋广济河运道
第四节 北宋黄河运道
第五节 北宋其他运道
第十九章 北宋漕运体制
第一节 北宋漕运社会基础
第二节 转般到直达演进
第三节 北宋漕运管理
第二十章 北宋南方运道治理
第一节 楚扬运河治理
第二节 江南运河治理
第三节 浙江运道和长江运道治理
第二十一章 多元化的南宋水运
第一节 分区漕运成型
第二节 运河水系商运
第三节 长江水系物流客运
第四节 鄂襄运道军事效用
第五节 东部运河军事效用
第二十二章 宋金治水通运比较
第一节 北宋河害及其治理
第二节 北宋治河争鸣用河误区
第三节 两宋通漕得失
第四节 金人无意治河不重漕运
第二十三章 两宋造船技术和通漕工程
第一节 两宋造船业发展
第二节 两宋澳闸及其他设施
第三节 北宋治河技术和机制
第二十四章 两宋航海和外贸
第一节 两宋海运和外贸基地
第二节 两宋航海技术
第三节 两宋市舶管理
第二十五章 元代漕粮河运
第一节 京杭运河开通
第二节 新开运河靠闸通航
第三节 元代河漕管理
第四节 元代河漕运量和置仓
第五节 河船建造和行船百态
第六节 元代运河挑浚
第二十六章 元代漕粮海运
第一节 元人开拓海运
第二节 元代海运行政
第三节 元代船户管理
第四节 元代海船制造
第五节 元代航海生活
第二十七章 元代航海和外贸
第一节 元代航海和外贸基地
第二节 元代航海技术
第三节 元代市舶管理
第二十八章 元代漕运改革和倡廉
第一节 元代漕运的改革振作
第二节 元代漕运的反腐倡廉
第二十九章 元代黄河兴利和为害
第一节 上游黄河探源兴利
第二节 下游黄河灾患和治理
第三节 下游黄河衔接运道
第三十章 明清河漕本质蜕变
第一节 官场贪墨积重难返
第二节 黄河越来越难治理
第三节 明清河漕质变审视
第四节 明清固守河漕拒绝变通
第三十一章 明清黄河治理与漕运持续
第一节 明代黄河治理与漕运持续
第二节 清代黄河治理与漕运持续
第三十二章 聚焦清口看明清河运
第一节 清口及其明清地位
第二节 嘉靖前后清口演进
第三节 康乾盛世清口演进
第四节 嘉道年间清口演进
第三十三章 明清河漕苦乐不均
第一节 统治阶级安享河运之利
第二节 社会上层运河出行之便
第三节 粮农漕运负担日益沉重
第四节 服役民工报酬受到克扣
第三十四章 明清河漕偏累一方
第一节 偏累一方陈陈相因
第二节 明清漕运各省原额
第三节 明清江苏、安徽漕运
第四节 明清河南、山东漕运
第五节 明清赣浙湘鄂漕运
第三十五章 明初河海兼运
第一节 明初河运体系
第二节 明初北方运道
第三节 明初漕粮海运
第三十六章 永乐梦圆平安高效河运
第一节 重开会通河及其功过
第二节 开通清江浦及其利弊
第三节 永乐北直隶治水通运
第三十七章 明代河漕体制演进
第一节 运河体制演进
第二节 漕运机制演进
第三节 漕粮征收演进
第三十八章 明代河工决策和实施
第一节 明初河工决策和实施
第二节 明中叶河工决策和实施
第三节 明末河工决策和实施
第三十九章 明代治河方略和通漕制度
第一节 治河方略忽左忽右
第二节 漕规河制时紧时松
第四十章 明代四民与治河通漕
第一节 统治阶级与治河通漕
第二节 农民与治河通漕
第三节 其他群体与治河通漕
第四十一章 明代运道挑浚兴衰
第一节 闸漕挑浚兴衰
第二节 河漕挑浚兴衰
第三节 湖漕挑浚兴衰
第四节 江漕挑浚兴衰
第四十二章 明代会通河饱受河害
第一节 会通河地理基础软肋
第二节 会通河两处引黄济运
第三节 明初引黄济运知行误区
第四十三章 明代河漕两系吏治滑坡
第一节 明初河漕清廉建构
第二节 河漕腐败可控时未严控
第三节 正嘉河漕腐败失控
第四节 后期河漕腐败至极
第四十四章 明代运道双轨化努力
第一节 天津以北海运支边
第二节 南河、中河运道双轨化
第三节 会通河以西另谋运道
第四节 重开胶莱运河的努力
第四十五章 明末辽东军粮海运
第一节 万历末年海运饷辽
第二节 天崇年间海运饷边
第三节 万历末年海运得失
第四十六章 明清易代治河通漕低迷
第一节 潘季驯身后的治河通漕
第二节 天崇年间河漕局面大坏
第三节 清初治河通漕从头摸索
第四十七章 康熙君臣重振清代河漕
第一节 靳辅治河的划时代进步
第二节 清圣祖治河通漕明君风范
第三节 康熙君臣奠定治河通漕方略
第四十八章 清代皇帝主导治河通漕
第一节 前期皇帝主导治河通漕
第二节 中期皇帝主导治河通漕
第三节 后期皇帝主导治河通漕
第四十九章 清代治河通漕意志摇摆
第一节 治河通漕前后否定
第二节 惩治腐败宽严不一
第三节 运道挑浚时紧时松
第五十章 清代四民与治河通漕
第一节 农民利益与治河通漕
第二节 运军商人与治河通漕
第五十一章 清代河漕贪墨愈演愈烈
第一节 清初未能隔断明末贪墨
第二节 康乾力控河漕职务犯罪
第三节 乾嘉之交放纵和珅铸大错
第四节 嘉庆朝河漕贪墨野马脱缰
第五节 道光朝河漕贪墨甚嚣尘上
第五十二章 清代非漕粮海运
第一节 康雍年间非漕粮海运
第二节 乾隆年间非漕粮海运
第三节 嘉道年间非漕粮海运
第五十三章 道光朝漕粮海运
第一节 海运背景和起因
第二节 海运酝酿和议行
第三节 海运的实际运作
第四节 海运实践的意义
第五十四章 清末江浙漕粮海运
第一节 咸丰江浙漕粮海运
第二节 同治江浙漕粮海运
第五十五章 清末河运和海运终结
第一节 河决铜瓦厢清口无黄可敌
第二节 吏治贪墨断送河海两运
第五十六章 明清漕运改革知与行
第一节 明代漕运改革知与行
第二节 清代漕运改革知与行
第三节 明清河漕持续潜在可能
第四节 明清治河通漕生态觉醒
更新时间:2025-04-25 17: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