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基金
序
第一章 民法导论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 民法的概念
二 民法的性质
第二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
一 民法上的法律关系
二 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三 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第三节 民法的历史发展
一 民法起源于罗马法
二 近代民法的制定及其理念
三 现代民法的发展
四 中国民法的发展
第四节 民法典的体系
一 权利义务规则的体系化
二 大陆法系国家经典的民法典体系
三 中国民法典的体系
四 中国民法法典化的特点
五 中国民法典的性质及特色
第五节 与商法的关系处理
一 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
二 中国的民商事法立法趋势
第六节 民法的法源
一 民法法源的含义
二 民法法源的功能
三 中国民法的渊源
四 其他渊源
第七节 民法的适用
一 民法的效力范围
二 民法适用的原则
三 法律适用的法典化思考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功能
一 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二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三 中国民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中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一 平等原则
二 自愿原则
三 公平原则
四 诚实信用原则
五 守法原则
六 公序良俗原则
七 绿色原则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二 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一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二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
三 人的能力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一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二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特征
三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多元与统一
第四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 民事权利
二 民事义务
第五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及其原因
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
二 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民事法律事实
第四章 民事主体——自然人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一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与特征
二 权利能力的开始
三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
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一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与特点
二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三 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认定制度
第三节 监护制度
一 监护的性质
二 未成年人的监护
三 成年人监护
四 监护人的职责
五 监护人资格的撤销和恢复
六 监护监督问题
七 监护关系的终止
第四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
一 宣告失踪
二 宣告死亡
第五节 自然人的户籍和住所
一 自然人的户籍、居住证和居民身份证
二 自然人的住所
第六节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一 个体工商户
二 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五章 民事主体——法人
第一节 法人制度概述
一 法人的概念
二 法人的特征
三 法人的本质
第二节 法人的分类
一 法人的传统分类
二 中国《民法典》对法人的分类
第三节 法人的民事能力
一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二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三 法人的民事责任
四 营利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第四节 法人的成立
一 法人成立的条件
二 法人设立的原则和方式
三 法人成立的程序
四 法人设立人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第五节 法人的组织机构和决议
一 法人的组织机构
二 法人的决议
第六节 法人的变更与终止
一 法人的变更
二 法人的终止
第六章 民事主体——非法人组织
一 非法人组织的概念及其由来
二 非法人组织的特征
三 非法人组织的种类
第七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 法律行为的边缘界定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 双方行为、单方行为、多方行为和决议
二 财产法律行为与身份法律行为
三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四 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
五 生前行为与死因行为
六 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七 诺成法律行为和实践法律行为
八 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九 主行为与从行为
十 独立行为与辅助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一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含义与要件
二 法律行为生效的含义与要件
第四节 意思表示
一 意思表示的构造
二 意思表示的形式
三 意思表示的类型
四 意思表示的作出和撤回
五 意思表示的生效
六 意思表示的解释
第五节 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一 故意的不一致
二 无意的不一致
第六节 意思表示不自由
一 欺诈
二 胁迫
三 乘人之危
第七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一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二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 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四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八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期限
一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款
二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
三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期限
第八章 代理
第一节 代理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一 代理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二 代理关系
三 代理的法律要件
四 代理行为的范围
五 授权委托书
第二节 代理的分类
一 法定代理与委托代理
二 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
三 单独代理与共同代理
四 本代理与复代理
第三节 代理权
一 代理权的性质
二 代理权的发生
三 代理行为中的行为能力以及意思表示瑕疵
四 代理权的行使
五 代理人的法律责任
六 代理权的消灭
第四节 无权代理
一 无权代理的概念
二 无权代理的发生原因
三 无权代理的效力
第五节 表见代理
一 表见代理及其构成要件
二 表见代理的法律效果
第九章 民事责任
第一节 民事责任概述
一 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二 民事责任形态
三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及其适用
四 民事责任竞合
五 民事责任优先原则
第二节 免责事由
一 免责事由概述
二 一般免责事由
三 特殊免责事由
第三节 民事责任中的特殊规则
一 见义勇为遭受损害的赔偿和补偿规则
二 英雄烈士的人身权益保护规则
第十章 诉讼时效
第一节 时效概述
一 时效及其功能
二 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
第二节 诉讼时效
一 诉讼时效的概念和特征
二 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三 诉讼时效的要件
四 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
第三节 诉讼时效期间及其起算
一 诉讼时效期间的概念和特点
二 诉讼时效期间的类型
三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第四节 诉讼时效期间起算后的障碍事由及其效力
一 诉讼时效期间起算后的障碍事由
二 诉讼时效中止
三 诉讼时效中断
四 权利最长保护期限的延长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更新时间:2025-04-28 16:48:02